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孔栋:国航靠什么实现“大逆转”(2)

2011年09月19日 09:4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惧竞争,竞争中锤炼品牌

  记者:一提到央企,许多人就会联想到“垄断”,认为赚钱是靠垄断资源。包括中航集团取得的利润,恐怕也会遇到类似的质疑。对此您怎么看?

  孔栋:央企所处的行业不同,情况也不同。从民航来说,早已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航集团成立9年来,资产总额从611亿元增长到1650亿元,净资产从97亿元增长到471亿元,利润从2.85亿元增长到150.8亿元,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交出的答卷。比如京沪航线,同时就有5家航空公司运营,高峰时段一小时有七八个航班。再看票价,2003年核定价格后经济舱票价就没涨过,不仅没涨,还天天打折。可以说,民航现在不仅谈不上垄断,甚至有些竞争过度。

  就国航而言,由于国际航线所占的比例较大,面对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际上许多非常优秀的航空公司都已来到中国,相比之下,不仅是国航,包括东航、南航,加起来仍表现出弱势。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自己做得更强,一定要在国际市场上和外航较量,一争高下。

  从交通业整体看,民航也不断要应对新的挑战,比如高铁。客观讲,京沪高铁开通对我们有一定影响,应该说在800公里以下的在高铁所经沿线上存在市场重叠的问题,这个就需要航空企业扬自己之所长,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当前,跟高铁相比,民航一个很大的弱点在于我们的正点率不够高,不像高铁的出发到达时间可以非常准确。民航特点中的高效率被弱化,令人痛心。此外,一些短距离的民航航线,像成渝、郑西一样被迫停航。但是我一直坚信民航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出国离不开民航,远行也离不开民航,大量的公商务客人仍然是航空的主要服务群体。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以及一些二线、三线、四线城市都是民航可以飞、而高铁不可及的市场。

  如果说航空和高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的话,我们不惧怕竞争,我从来认为竞争是好事,是我们各自提高竞争优势的最好途径。

  记者:中航集团今后将怎样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

  孔栋:我们将在市场竞争中不断锤炼品牌,让国航这块中国民航业的“金字招牌”有更高的含金量。

  首先是要保安全。现在,消费者对国航安全方面的信任度很高,我们要格外珍惜这一点,全力以赴确保安全。

  其次是有一个完善的网络。经过“十一五”的改革创新和资源整合,我们已经在国内有了非常好的布局,不论是传统的优势地区比如北京、西南,还是新扩展的南方、东北,我们的布局都比过去完整得多,几乎在中国最重要的地区、最主要的城市,在航空资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都有了我们的分公司、基地。这就为把国航打造成枢纽网络型的大型航空公司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

  第三是服务。尽管我们作为载国旗航空公司,在客座率上、在品牌上拥有一定优势,但我经常提醒我的同事和员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面对旅客时,我们是一个服务集成商,要提供给他们安全、方便、有一定美好独特体验的空中之旅。坦率地说,这些目标我们没有完全做到,我们在航班正常率和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今年年初,我提出举全集团之力,大力提升国航服务水平,包括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我们还将着力强调国航的品牌特色。我不希望去太多地打价格战,而是用品牌吸引消费者,特别是通过完善的网络、安全高效的服务来培育稳定的商务旅客以及高端客户群。我们也会有所取舍。比如高铁发展很快,那么一些短途市场我们就不会争抢,该放弃的就放弃。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各领风骚,大有作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