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南昌:一个山水城市的低碳发展之路(2)

2011年11月10日 15:22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南昌市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明确,凡是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要求,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已有30多个环评不过关的大项目被谢绝。

  最具创新意义的是南昌的“绿色考核体系”。按照辖区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特色分类,南昌市对14个县级区划单位,根据“六大板块”的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考核,引导和鼓励各县区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根据各自的板块定位、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竞相错位发展。

  南昌是山水城市,山就是梅岭,被称为南昌的“绿肺”,它最大的产出、最大的效益就是生态环境。对梅岭所在的湾里区,就要有个性化考核。由此,南昌市对湾里区取消了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的考核,较大幅度降低了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等经济指标要求,新增了森林覆盖率、水源水质等生态环保指标的考核,生态考核占GDP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同时,“绿色财政”及时跟进,南昌市政府给予湾里区必要的经济补偿,目前的标准是每年转移支付3000万元。

  低碳经济将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南昌选择了这条发展道路,就是选择了一条边保护、边发展、不以生态为代价的绿色发展之路。

  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告诉记者:“按照刚刚召开的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把南昌打造成为江西省核心增长极’的要求,南昌必须坚定实施‘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战略,切实把南昌建设成为有重要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有重大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使之成为引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辐射全省、支撑中部的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具有‘鄱湖明珠、中国水都’特色的现代文明花园城市。”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