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南昌:一个山水城市的低碳发展之路(7)

2011年11月10日 15:22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时间里,我国经济以每年平均近10%的速度连年增长,迅速发展为总量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充足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在一些地方,过高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把“十二五”期间的增长速度规划为7%。这是科学的、理性的、实事求是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要把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变为每一个地方的自觉行动,恐怕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因为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彻底自觉告别增长速度崇拜,其投资率连年高速增长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人人都能“跨越式发展”,那就没有什么常规可言了;如果人人都争先恐后地“弯道超车”,那弯道上一定是拥挤不堪,谁还能保持平衡呢?

  “宁可少些,但要好些。”这是列宁的名言。尽管列宁当年是针对政权建设而言的,但我想,这也适用于今天的经济建设。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扬长避短,从长计议,不追求短期的“冲刺”效应,致力于持之以恒的持续发展。这就是南昌市发展低碳经济并取得可喜成果而给人们的深刻启示。

  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

  走进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满目苍翠。碧水,绿树,翠草,水草丰美的小岛,高高低低的草坡,还有不时飞翔嬉戏的小鸟,自然地点缀着这张绿色“画卷”。

  这就是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一个占地面积2600亩的湿地公园,竟然能够完整地保留在寸土寸金的高新区,令人难以置信。其实,几年前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曾被规划为商住用地,仅地价收益就超过100亿元。面对唾手可得的高额收益,南昌高新区最终选择了建设湿地公园。

  为什么稳赚的钱不要,还要花钱整治湿地公园?南昌高新区的答案很简单:让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成为南昌高新区的名片。南昌高新区地处中部省份,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高新区相比,其产业优势并不算突出,综合成本的吸引力也不算强,但一个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将成为南昌高新区的特色。也就是说,要将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打造成为南昌高新区的独特资源和卖点。

  当年放弃艾溪湖湿地的房地产和工业项目开发的收益,转而投资于湿地的生态保护,曾引起过争议。在采访中,记者询问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谢高鸣:“今天看,建湿地公园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他连连表示:“赚了,赚大了!湿地公园建起来,园区生态改善了,这里成了风水宝地,商机也源源涌流,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前来落户。高新区的经济增速年年都在30%以上。”

  由于高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只一批批高科技企业纷纷落户,而且也加速了服务外包、生物医药、航空工业等新兴产业的全面布局。

  南昌高新区以赛维公司为龙头,加快推进电池片、模组件、薄膜电池项目建设,形成集硅片、薄膜电池、电池片、电池组件、导电玻璃及太阳能电站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在南昌高新区,总投资300亿元、占地25平方公里的南昌航空工业城项目于2009年底开园建设,并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目前,总投资2亿元,面积4万平方米的大部件装配厂房已完成设计并开工建设。

  当年看起来是一笔赔了的投资,如今赚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高新区。赔了,还是赚了?答案再清楚不过了。(记者赖永峰 李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种卿】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