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如何实现抑通胀和稳增长的双重目标(2)

2011年12月19日 08: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于食品价格的上涨,用收紧银根的办法是达不到目的的。

  正确的办法就是要通过增加供给来抑制通胀,特别是实现生产和需求之间的供需衔接。美国食品价格始终是非常稳定的,原因之一就是让销售商根据市场的需求预测跟生产者签订购买合同,保持市场供求大体平衡。

  第二个措施则是要发展大型的供货商,搞集约化生产。如果一个国家的供货商是数以亿计的小商品生产者,那是不可能做到按合同和市场需求来生产的。

  另外还要降低流通成本。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曾经出现过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胀,当时中央提出了菜篮子工程市场负责制,米袋子工程省长负责制,很多城市投了很多资金搞塑料大棚生产蔬菜,满足城市的供给。这对解决那一次的通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十几年过去了,那时候搞的菜地现在大部分都变成钢筋水泥的楼房,所以现在城市里的蔬菜供给,70%左右靠长途运输。即使是杭州这样一年四季蔬菜都可以生长的城市,现在的蔬菜供给70%也是靠外地,土豆是从甘肃运来的,青菜是海南岛运来。从几千里外运青菜,损耗不说,还浪费了大量的能源,价格也难以控制。

  所以现在不光要搞菜篮子工程,还要搞菜园子工程。北京市在远郊区都没有菜地了,现在要到邻近的河北省去开辟新菜地。一般来说,大中型城市,蔬菜自给率保持在60-70%是比较合理的,30-40%靠外地供给调节。这样就可以保证城市蔬菜价格的稳定。至于粮食价格今年以来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中国已经连续七年粮食丰收增产,所以粮食价格想涨也涨不到哪去。

  对居住价格的上涨,也要根据它产生价格上涨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主要是要增加住房的供给,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中国今年开工一千万套保障性住房,如果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建设四千万套,城市的住房价格就可以稳定下来。现在稳定城市住房价格的筹码掌握在市政府手里,市政府如果增加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给,把建设速度加快一点,城市的房价就可以降下来。

  房价之所以快速上涨,是因为现在有一个土地财政的机制。现在有的沿海城市,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已经高于了一般的财政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收入。比如杭州市去年财政收入800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1200亿元。这就使得地方政府有了推高土地价格,推高房价的动力。

  但是地方政府把土地出让金价格搞的这么高,房价搞的这么高,实际上是伤害了城市的竞争力。深圳房价很高,1.2万元每平方米,结果研究生、博士生都因为到深圳买不起房子,不去了。据说去年一个研究所招了20多人,结果没有一个人报到。高素质人才不向这个城市流动,这个城市就没有了竞争力。所以地方政府推高房价是饮鸩止渴的做法,短见之举。

  如果稳定了食品价格和住房价格,整体的通货膨胀形势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过多地用收紧银根的办法,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冻结大量的资金,就会伤害到经济的增长。特别是会导致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民间高利贷活跃。有一个调查显示,温州市上半年企业贷款的利率平均在25%左右,甚至包括国有银行、国有企业也参与到当地的高利贷活动之中。所以宏观调控要改变单纯依靠收紧银根来抑制通胀的办法,转而采取结构性的政策在抑通胀的同时支持经济的增长。

  运用财政政策实现双重目标

  郑新立认为,要同时实现抑通胀和保增长的双重目标,就要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贷款贴息、资本金补助、减税等措施,把资金引导到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要的方向上来,这样就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第一可以消化银行过剩的流动性,第二可以支持转变发展方式对资金的需求,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为经济长远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资金引导到五个方向上来。第一个,资本市场。现在股票市场低迷,资本市场发育不好,要通过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把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第二个,引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包括新一代互联网、生物工程,电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这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第三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在中国城市里基础设施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供电供水,道路,特别是停车场的建设明显不足。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改善汽车的使用条件上,在大楼底下建地下停车场。通过搞这些工程来满足公共消费的需求。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