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如何实现抑通胀和稳增长的双重目标(3)

2011年12月19日 08: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第四个,引导到第三产业和农业现代化上来。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现在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是当前社会资金剩余,二是劳动力转移有出路,三是市民对优质绿色农产品需求旺盛。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到农业现代化可以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可以解决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问题,保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第二,可以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投入到二、三产业,从而让他们尽快富起来实现小康。

  第三,把土地转包出去之后还提高了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大了,收入也就高了。

  最后,还应该通过扩大海外投资把部分外汇储备变为物质储备,要处理好国内经济和国外经济的关系。

  郑新立说,现在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比较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导致了很大的压力。中国买美国的国债,人家不领情,而且参议院还立法逼着人民币升值。所以应该通过海外投资,把一大部分货币储备变成能源资源储备和物质储备,缓解外汇储备压力过大的问题。

  海外投资的方向主要有四个。第一,要拿到更多的能源、资源的勘探权和开发权,这能够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中国在能源、资源方面,煤炭比较多,石油、天然气储量比较少,铁矿、铝矿、铜矿比较少,需要通过扩大海外投资,建立稳定的海外供应渠道。

  最近这两年铁矿石涨价涨得很厉害,给国内钢铁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其实铁矿石不光是埋在澳大利亚,南美、非洲这些地方也有。比如委内瑞拉就有个几百亿吨的大铁矿。而且南美洲最大的铁矿还不在委内瑞拉和巴西,在玻利维亚这些南美国家手里。但是由于运输困难,恐怕除了中国没有人愿意到那里开矿。

  这里面有个策略,就是大企业小企业都要走出去。大企业出去了,当地政府往往非常警惕,小企业机动灵活,往往能把很多的事情摆平。等小企业拿到能源、资源的勘探权和开发权之后,由于它们缺乏资金和技术实力,可以与大企业联合开采。

  第二,出去搞并购。郑新立认为,现在是抄底并购千载难逢的机遇。美国、欧洲、日本的很多企业有比较好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技术储备,但是因为市场需求不足,现在快要倒闭了。这个时候并购它,它非常感谢,价格也比较低。去年中国有一个省,就是通过出去并购了几百家科技型企业和科研机构,迅速提升了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个,出去搞加工贸易。现在中国的汽车、家电、纺织企业都具备了海外制作的能力,通过到海外投资,可以带动中国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通过资本输出,也可以带动商品劳务的输出,创造新的需求。现在美国、欧洲、日本经济困难,对中国产品的进口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是中国可以通过到海外投资,特别是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来创造需求。这样也能够给当地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大量使用外汇。

  第四个,出去搞工程承包和劳务承包,带动劳务输出。

  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郑新立强调,要“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他说,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对转变发展方式讲得非常明确,但是由于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比较大,实际上在宏观调控中,把抑制通胀放在了突出的地位。现在到了年底,通货膨胀的压力下降了,明年还会进一步下降,所以要及时把宏观政策的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够既抑制通胀,同时又能够保持近期和长远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首先就是要调整需求结构,要从投资出口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提高居民消费率。去年中国有一个宏观经济指标是极不正常的,就是投资率达到了48.6%,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就意味着中国生产的全部社会产品,有将近一半被拿来扩大再生产。同时居民消费率下降到历史的最低点34%,其中政府消费14%。于是去年第一次出现了居民的最终消费率低于投资率的情况。

  投资率过高必然会带来生产能力的过剩和出口的增长,使国际贸易摩擦增加。投资率过高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结构里最扭曲的关系。所以要提高消费率,关键是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特别是农民的收入。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则要靠现代化的农业,把一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其次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郑新立说,自中央提出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之后,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研发的投入。这几年中国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科技成果已经开始涌现,形势很好。

  但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现在中国专利申请量68%来自民营企业,有企业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且站在各个行业技术的最前沿,所以只有把国有企业创新的机制建立起来,自主创新方针才可以落到实处。

  再次,转变发展方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现在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 D P的比例只有4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所有从业人员的比例只有34%,比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十来个百分点,跟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更是没有办法比。印度的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和增加值的比重都占到50%左右。

  中国服务业比重长期上不去,症结所在是收税体制不合理。中国的收税,工业实行增值税,服务业实行营业税,营业税的税负比增值税的税负平均重三分之一。税收政策跟服务业发展的宗旨是相背离的。

  最后,金融体制也要改革。长期以来,小企业都得不到贷款支持。国务院前年发文,允许社会资金发起设立个人所有制小型金融机构,包括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这个政策出台一年多了,文件实施细则还没有下来。审批部门还是按之前的文件,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小型金融机构,必须有银行法人控股20%,这样,村镇银行根本搞不起来。

  中国的金融业很落后,现在要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利率市场化,健全地方的监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公司和贷款担保公司,发展银行中长期贷款的证券化,改革外汇使用管理体制等等,配套地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使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

  郑新立说,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增长了30年,未来还可以保持多久,国内外有很多议论。“我觉得再快速增长20年是没有问题的。”一个是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50%,按照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城市化率要达到70%左右才能稳定。未来20年如果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一年进城就有1300万人。进城一个人拉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收入是10万元,1000万人就是一万多亿元。

  他说,还有一个根据是去年中国人均G D P为42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人均G D P12000美元是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的分界线,中国还要快速增长15年 , 人 均G D P再 翻 一 番 半 才 能 达 到12000美元。也就是说,到2025年中国才能进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到那个时候,中国的快速增长期也还没有结束,根据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人均G D P达到17000美元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才会降下来。中国从12000美元到17000美元还有五年的时间。如果在此之前中国的增长速度就放缓了,那只能说明中国的政策出问题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