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QE大幕谢下 联储功大于过

2014年11月04日 11:22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10月29日,美联储宣布结束最后一批150亿美元资产购买,这意味着实行了六年之久的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至此彻底结束。实质性推出QE政策始于2008年11月,正式冠以QE名称则是从2009年3月开始的。在最近六年中,前前后后、大大小小,加上扭曲操作等,联储总共做了六次。在联储刚推出QE政策,就在全球引发争议,美国国内的批评也很多。如今整整六年的时间过去了,联储正式结束了QE,人们终于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QE了。

  从经济本质来说,QE就是央行从金融机构和政府手里购买证券,金融机构可以借此把有风险的、不易变现的证券变成了现金资产,政府则可以不顾市场状况顺利完成发债任务。央行购债的结果就是其资产负债表扩张,金融机构避免了资产下跌的损失和破产倒闭的风险,机构手中有了现金可以重新从事借贷业务,促进经济复苏,政府则能进行赤字融资,从而搞经济刺激,拉动经济。央行搞QE还有利于从需求一方刺激信贷,因为央行向社会投放大量现金,市场利率下行会降低贷款人的借贷成本,那么自然会扩大借贷需求。

  正因为此,发端于美联储的QE政策受到G20集团和全球效仿,一时间全世界水漫金山。而就在美联储宣布退出QE的前后,欧洲央行还在今年9月份的例会上确定重新出台一些宽松的举措,就包括购买若干国家的企业债,现在,欧洲央行正在落实重新购债券的事务。日本央行则在10月30日宣布将原来每年60万亿~70万亿日元的证券购买规模扩大到每年80万亿日元。所以,QE政策能在时隔六年之后,仍被一些国家使用,应该说有其成功之处。

  但是,对于QE的争论是有缘由的。QE刚刚开始推出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剧烈的通货膨胀。6年来全球基本上没有激烈的通货膨胀发生,反而是最近一年来许多经济体有进入通货紧缩的风险,传统的货币量与通货膨胀的正相关关系没有发生,这是当初非议QE者所未能想到的。但是对于QE的其它一些责难并未落空。首先,是央行投向金融机构的钱,并未被金融机构拿去放贷刺激实体经济,所以全球普遍的实体经济不佳,复苏过程波折很大,复苏速度非常微弱,反而是这些资金被金融机构拿出去炒作股票和大宗商品去了,以至于股市在实体经济衰退或挣扎的时候出现了翻番的现象,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居然在波罗的海指数低迷过程中出现飙涨,这被人诟病为用新泡沫去救旧泡沫。

  QE刺激实体经济回暖的目的并未达到,这是QE最招人非议之处。不过它拯救了金融机构,避免了金融系统瘫痪,从而彻底避免了全球经济出现1929年那样的大崩溃,算是有功也有过。

  不过如果跳开QE的视野,可以发现,有许多批评可能是联储在代人受过。对于联储QE的一些非议,实际上是指责其单兵独进,达不到扭转全球经济增长颓势的目的。实际上美国也好,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好,这些年来过分强调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经济过度依赖全球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这种经济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而过度强调GDP增长,又将这种缺陷推向了极端。对美国来说,几十年来制造业逐渐萎缩,经济空心化,又在极端享乐主义的纵容下,强调过度消费,以至于经济严重失衡。巨大的贸易赤字造成美元大量外流,导致国内资金短缺,所以需要吸引外界的大量资金流入以弥补缺口。因此,美国的问题是经济结构、经济模式出了问题,需要从消费文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上进行根本的改变,而美联储对这些问题是无能为力的。当然新兴经济体问题同样严重,只是结构缺陷的表现不同而已。

  如果不拿美国经济结构问题来责难美联储的话,美联储这些年的表现实际上也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甚至可以说是功大于过。其决策的公开化、透明化,也是值得肯定的。过去在格林斯潘时代,格老喜欢玩暧昧,语言模棱二可,态度捉摸不定,媒体、大众和市场需要从其只言片语中去猜测其政策指向,而新联储强调信息和决策的公开、透明,任由人们议论评判。美联储还通过制定一段时间的政策指引,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框架新的构成部分,政策指引有利于大众做出科学决策,它不会敌视大众的预期而故意做出与大众预期相反的决策。美联储的决策特点,是值得其他经济体决策部门借鉴或效仿的。

  (陈东海 作者单位:东航国际金融公司)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