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北粮南运调查:粮食库存为何居高不下?出路在何处?(2)

2016年05月05日 08:52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 

  加工企业:粮价倒挂不好干

  “这几年东北粮食加工企业尤其是玉米加工企业的日子可不好过。”辽宁省农委副主任、粮食局副局长滕增泰告诉记者,由于玉米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下游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加工企业高价买原料低价卖产品,难以为继,一些小企业只能选择关门,大企业也在限产或者间歇性生产。

  吉林省有10万吨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22户,目前正常生产的只有14户,“给补贴能干,不给补贴干不了。”吉林松原市长岭县粮食局副局长刘景宇说,为鼓励加工企业就地转化库存,去年上半年,国家和省里分别给予企业一定补贴,自收自加的每吨补250元,拍卖临储粮加工的每吨补350元,长岭县唯一的一家加工企业基隆玉米加工有限公司就靠这勉强维持经营,“企业为了保留客户,维持市场占有率,就算微赔也要开工”。

  加工企业行情冷淡,直接堵塞了东北粮食的去路。不过,在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却是另一番景象:厂房院内谷堆高耸,工人们在机器轰鸣声中忙着把一袋袋大米包装好再装车运走。“公司去年加工量达到13万吨。”总经理刘宏权认为,裕丰成功的原因在于品牌做得好,还有基地保障。2013年裕丰推出“好雨”品牌,主攻中高端市场,同时一次性流转了17万亩耕地,与农户合作经营,保证了大米持续供应。

  相对于裕丰,更多的中小企业没有品牌打造能力,并且完全依靠市场收购,当粮价严重高出他们的承受能力时,等待的结局只能是减产、停产或者关门转行。

  长久以来,以广东、浙江和福建等为主的南方省份是消化东北粮食的主要去处,其中福建每年北粮南运在400万吨左右。“外粮入闽80%依靠的是加工企业。”福建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张耀和说,近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又恰逢浙江、福建等地生猪限养,终端玉米需求大幅降低,福建省内饲料厂家产量降幅均达到40%以上,部分加工厂甚至倒闭。

  市场需求不旺导致企业开工不足,而粮价高企、路途遥远也促使南方加工企业把粮源地向其他地区倾斜。以生产猪饲料为主的福建傲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地有4个分厂,过去基本都用东北玉米,年用量近20万吨。公司副总裁刘勇说,玉米价格南北倒挂,河北、河南等地的粮价优势明显,2015年底至今,东北玉米的到港价格每吨平均高出华北玉米200元至300元,成本压力迫使公司将购粮重心转移到了南方。“还有更多加工企业选择了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进口替代品,相比东北玉米也便宜不少。”

  粮食库存高企的出路

  ——北粮南运调查(下)

  经济日报记者 瞿长福 刘 慧 李华林

  粮食加工与结构调整

  3月22日中午,黑龙江肇东市成福玉米公司,几台满载的玉米车正倒库卸货。“这种忙碌在别的加工厂现在难得见到了。”成福公司收购部经理王亚芝说。

  成福公司是肇东第二大玉米加工企业,主要做订单出口,2015年加工玉米30万吨,其中自购玉米14万吨,拍购临储粮16万吨。王亚芝说,听起来效益蛮好,其实效益自去年4月起就在下滑,因为有订单,只能坚持开工,“要不是有补贴,公司怕要亏本了”。

  肇东市粮食局副局长葛权解释,2015年4月中旬至10月,黑龙江对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给予资金扶持,每拍购一吨临储玉米,中央财政补贴100元,黑龙江再补300元,对自购玉米则给予每吨100元补贴。

  黑龙江省粮食局副局长吴久英说,加工补贴政策对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起到了保企业、保市场、保就业、保税收的效果。激活粮食加工企业是下好这盘棋的关键,这几年黑、吉、辽都采取了这样的政策性补贴措施。

  记者发现,尽管补贴为加工企业注入了一定活力,可相比一直处于高位的玉米价格,补贴明显力不从心。吉林省粮食局副局长张宏明介绍,去年企业竞买临储玉米尽管有补贴,但拍卖成交量还是不多。

  福建泉州金穗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全认为,补贴只是帮助加工企业渡过难关的权宜之计,除了受制于大的消费环境,企业的出路还在于深化升级。他说,金穗公司连续6年搞技改提升,扭转了“稻强米弱”,现在公司日加工大米近600吨,粮源以东北产区为主。

  辽宁省粮食局副局长滕增泰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调整种植结构。他说,从源头看,玉米属于阶段性结构过剩,所以要从种植结构上动手,适当调减玉米等过剩品种。为此,辽宁今年将调减200万亩玉米,改种花生、大豆、杂粮等,玉米在品种上也将增加青贮玉米、特种玉米和鲜食玉米比例。

  但调结构并不是说调就调、一调就好。由于历史因素,黑龙江玉米加工能力严重不足,玉米库存高企。由于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尚不明晰,效益难以测算,尽管黑龙江已提出“稳水稻、减玉米、增大豆、粮改饲”等调整思路,并计划今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但从目前情况看,种玉米意向仍然较强。

  多样化物流与多元化仓储

  “北良就是为北粮南运而生。”中粮贸易北良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凡杰说。

  然而有点尴尬的是,北良港设计年吞吐能力220亿斤,而过去一年,北良港南运粮食不到30亿斤,接卸进口粮成为主要业务。

  对此,孟凡杰认为,除了南北价格倒挂等原因,还在于港口重复建设。在辽宁沿海就有丹东港、大连港、北良港、锦州港、鲅鱼圈港、葫芦岛港、盘锦港。在货流形势好的时候尚可各吃各饭,形势偏紧,便都抢吃粮食这口饭了。而与北方港口的强盛相比,南方接粮港口明显薄弱,港口卸粮效率及仓储能力都不足,上岸后还有很多“断头路”,粮食物流设施“北重南轻”。

  张宏明说,粮食外出的主要通道是海运、铁路与公路,选择哪种方式一看方便,二看价格。现在看,运输成本过高是北粮南运的硬伤。比如从吉林松原运到四川,基本走铁路,运费约占粮食总价20%。如果从黑龙江南下,运费高的能达30%。

  因此,物流整合,适当降低运费,成为北粮南运各关口的突破点之一。福建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张耀和说,2013年至2014年,中央财政对玉米运费给予补贴,当年玉米南下数量猛增,但补贴取消后,价格更具优势的华北玉米及海外替代品多了起来。

  运费过高加大了北粮南运的困难,但物流整合与降低费用仅靠产销省区难以化解。吉林松原粮库副主任闫德军介绍,这两年铁路运杂费不降反升,加上铁路与粮食运输不太匹配,大量粮食只能改走公路运输。同时,由于海运持续低迷,许多民营运输企业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加工企业可选择的物流公司不断减少。“只有物流渠道多样便捷,去库存的路才会顺畅。”闫德军说。

  与物流息息相关的是仓储收购。吉林长岭县粮食局副局长石会令回忆,2012年后国际粮价不断下降,国内外价差拉大,除了以中储粮为主的几家国有粮企有能力收购,全县领证的收购企业160多家,除了歇业,主要出路就是替中储粮仓储,赚点保管费。“收购主体减少,直接后果就是北粮的出路收缩变窄,仓储加重。”

  产销对接与粮食安全

  段淑萍是哈尔滨富义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告诉记者,哈尔滨富义仓公司2015年9月在尚志市投产,目前水稻仓储能力15万吨,明年将达30万吨。公司以订单作业、就地加工、就地仓储一条龙经营,点对点运输到浙江富义仓公司销售。

  作为产销协作的直接成果,杭州富义仓公司异地建库得到了黑龙江和浙江两省支持。黑龙江粮食局副局长吴久英说,产区与销区的合作由来已久,销区省份与黑龙江讨论的重要话题就是提供优质粮源,保证销区市场供应、价格稳定。近几年,粮食供给充足,尤其是产销区粮价倒挂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销合作。现在看来,巩固和扩大产销对接是有效手段。

  产区也在主动出手。黑龙江离腹地运距长,运输费用高,为了克服这一短板,黑龙江一面以“就地加工转化是社会成本最小的方式”推动粮食加工提档升级,一面打响粮食品牌战略,在内地各主要城市推销黑龙江品牌。“现在你看,都知道龙江大米好吃。”吴久英很高兴。

  眼瞅着新的收获季就要来到,东北粮仓的现实难题是必须腾出足够的库容。辽宁锦州港副总经理纪国华说,腾库需要针对性施策,直接的方式就是降价抛售,一举多得,不然仓储费、补贴费、利息费、粮食陈化压力以及对行业的不利影响更大。

  “对高库存与临时收储政策要冷静看。”滕增泰表示,粮食库存高当然有压力,但不要把高库存完全看做负面,粮食多了的问题比粮食少了的问题少得多。“所以,减少库存需要综合施策,在此过程中,必须保护好农民利益,确保粮食产量不出现大的滑坡。这是粮食安全之道。”

【编辑:陈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