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自贸区成立三周年 海外人才集聚效应显现

2016年09月29日 20: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上海9月29日电 (王笈 缪璐)“利用自贸区的政策,吸引海外人才来到中国,这是创新创业基地成立的初衷。”2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唐石青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天,上海自贸区成立三周年。为来到中国创业的海外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成为区内一直以来探索的目标。

  去年8月12日,上海自贸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简称“创新创业基地”)揭牌。作为中国科协与上海市政府合作的重要项目,基地建设被纳入了浦东创建国家人才改革试验区的重点任务。

  唐石青说:“自贸区很重要的一个精神就是国际化。创新创业基地如何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使海外人才享受与国际资源无缝衔接的环境,至关重要。”

  他举例说道,“比如很多海外人才在国外已经注册有公司,或者拥有境外资本和股权,但是在国内没有抵押物和信用记录,他们很难融到资。”

  “我们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相关的监管权力不在我们这里,其中涉及到证监会、银监会、海关等等。”唐石青说,创新创业基地的任务首先要在上海自贸区内收集各种海外人才引进的问题案例,并且概括提炼主要内容,然后形成完整解决方案,再提交国家有关部委进行论证。

  据了解,离岸基地空间总部目前设在上海自贸区主要核心功能区张江,承担项目预孵化、集聚服务机构等功能。目前,创新创业基地已与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等12个海外社团明确合作意向,征集待选创新创业100多个项目,已有“51医酷”与香港的“房大办公”等入驻。

  其中,包括上海自贸区临港洋山科创中心、中以创新中心、上海芬华创新中心、维亚生物科技等4家离岸创新特色机构被选为第二批合作空间并授牌。

  中以创新中心董事会顾问阮项告诉记者,目前这家致力于为中国和以色列科创企业提供特色服务的机构,已吸引20家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借助自贸区的退税优势,中以创新中心为一家从事3D打印材料的出口型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开销。

  阮项说,“除此之外,中心的匹配系统,还为这家公司找到了一家以色列企业,帮助双方在技术上达成了合作。”

  据介绍,创新创业基地年底将继续落地10至15个离岸创新创业项目,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海外合作团体等联合开展离岸基地对接活动,邀请美德英等多国高层次创业人才到上海自贸区进行交流。(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