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降杠杆”债转股 专家指“救活不救死”

2016年10月10日 22: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财政部部长助理戴柏华、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孟建民、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介绍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有关政策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张勤 摄  


视频:发改委谈市场化债转股:非免费午餐 政府不搞拉郎配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务院10日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开展债转股。北京的专家分析说,此次债转股是“救活不救死”、“优胜劣汰”。

  《意见》开门见山:近年来,中国企业杠杆率高企,债务规模增长过快,企业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在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一定程度上导致债务风险上升。

  对此,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世刚接受采访时分析,目前中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处于较高水平。如果不加干预,任其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加大企业的债务风险。

  但此次债转股与上世纪90年代末进行的债转股完全不同。李世刚表示,上一次债转股主要是由政府以行政、政策的方式推行。此次债转股是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进行,政府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为债转股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此次政府不直接参与、不兜底,也不承担相关损失。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债务风险。

  除了研究宏观经济的专家,银行领域的专家也认为两次债转股截然不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研究员李广子表示,上一次债转股,既是为了解决(实体经济)企业高杠杆率的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但如今的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和质量、赢利水平、经营风险等各项监管指标都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上一次债转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困境,但此次并无企业性质的划分,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都一视同仁。此外,两次债转股时,中国经济所处的周期也不相同。

  《意见》表示,债转股时,发展前景良好、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将获“鼓励”。但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有可能助长过剩产能扩张和增加库存的企业,却被明令禁止。

  对此,李世刚分析,目前中国不缺钱,缺的是优质企业和优秀投资项目。通过债转股,帮助高成长型的优质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有利于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禁止将“僵尸企业”、有可能助长过剩产能扩张的企业列入债转股对象,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优胜劣汰、良币驱逐劣币。

  李广子则直截了当地说,这是“救活不救死”。(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