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中国磁浮“飞”向产业化时代

2016年11月23日 16: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长沙11月23日电 题:中国磁浮“飞”向产业化时代

  中新社记者 白祖偕 傅煜

  随着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快线今年5月在长沙开通试运营,各方开始畅想和逐梦中国磁浮的未来。作为世界上掌握磁浮商用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磁浮会否由此“飞”向产业化时代?

  在长沙火车南站与黄花机场间18.55公里长的线路上,磁浮列车离地8毫米如子弹般“贴地飞行”,实现了两点间十余分钟的“快速挪移”,更打造出中部首个“空铁一体化”交通大枢纽。

  “中国人自主设计、制造和施工”,“全世界同类项目中建设速度最快、工程造价最低、线路最长”……自诞生以来,国产自主品牌的长沙磁浮快线就赚足了眼球。

  相较此前从德国引进的上海高速磁浮列车,由中国中车株机公司与国防科技大学等联合研制的长沙中低速磁浮列车(设计最高时速100公里),具有安全、噪声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特点,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它完全能够比肩低速铁轨技术的世界标准,很让我震撼。”德国资深磁浮专家Meins在参观长沙磁浮快线后表示。

  “白手起家,仅用5年时间就达成国外同行用40年实现的目标。”回顾长沙中低速磁浮列车的研制历程,中车株机副总工程师彭奇彪感慨万千。面对日方开出上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制造技术转让费,中车株机最终选择自主研制,并成功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

  自试运营以来,长沙磁浮快线两度延长运营时段。截至11月中旬,运行总里程超过30万公里,总客流量131万余人次。快线不仅备受乘客追捧,还吸引了德国、韩国等近20个国家和国内30个城市代表团实地调研考察,德国及马来西亚甚至有意就磁浮交通与湖南合作。

  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到凸显“磁石效应”,长沙磁浮快线的成功试运营,为中国磁浮技术走向产业化带来无限可能。拥有这一“智造”名片的湖南,更是动作频频。

  今年9月,湖南省政府与国防科大签署磁浮创新与工程化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的湖南省磁浮技术研究中心一并揭牌。

  据业内人士透露,湖南第二条磁浮线路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湖南磁浮公司董事长彭旭峰表示,为完善磁浮产业链、提升产业规模,湖南磁浮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对接,开展磁浮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的技术研究和建设实施,加速磁浮轨道交通技术工程商业化应用,形成磁浮成套解决方案,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放眼全中国,目前成都、六盘水、绍兴等多个城市已着手进行磁浮线路规划。曾承担长沙磁浮快线部分建设任务的中国铁建公司,近日在武汉挂牌成立中铁磁浮公司,被评议为中国磁浮技术应用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中铁磁浮董事长雷佳民称,该公司成立后将独立或联合拥有300余项专利和成套技术,推动磁浮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强做大磁浮产业,并发挥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

  中国对磁浮技术的追求仍在继续,并将务实拉动磁浮产业发展。今年10月,中国中车宣布将启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项目的研发。彭奇彪透露,时速140至160公里的快速磁浮样车将在一年后推出,时速200公里的中速磁浮也有望在2025年达到可用阶段。(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