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抓航班正常率 要从用户体验出发

2016年12月12日 08:5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广州新论·政策

    中国民航《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民航局第一部航班正常管理方面的规章。该规定是中国民航保障航班运行正常、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民航业提高运行品质的具体举措。

    要问旅客,坐飞机最烦的是什么?相信“航班延误”一定是许多人的首选。人在机场,想走不能走,只能枯坐干等,想不着急都难。涵养稍差的乘客怒火一点就着,航班延误也因此成为冲突的导火索。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民航运输飞行量快速增长,航线越来越多,民航压力越来越大,航班正常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成为旅客吐槽、社会诟病的焦点。据民航局发布的《2015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平均航班正常率为68.33%。也就是说,每三个航班中就将近有一个航班出现不正常。

    就航班正常率而言,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譬如,全球十大最繁忙的机场东京羽田机场,虽然每年起降的航班数量多于上海浦东,去年的准点率却高达92%。《规定》对一些模糊概念予以确认——如“航班延误”是指航班实际到港轮档时间晚于计划到港时间超过15分钟的情况,给航空公司、机场、空管部门定规矩,并给消费者权益一个较为明确的说法,对我国航班正常率止跌回升应该有一定帮助。

    航班不正常,原因几乎都是“老三篇”:天气、空管、航空公司。据民航局于2016年5月召开的“民航服务质量和航班正常工作会”透露,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航班延误的几大主要原因是:天气原因34.35%;空管原因(含流量)26.52%;公司原因19.16%;其他原因19.97%。每一个成因,都有改进的空间,都有可挖的潜力,值得航空公司、机场以及民航管理部门付出努力。

    先说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误问题上,航空公司习惯把责任推到机场、空管身上。数天前,一个航班机长因不满飞机被“插队”而让乘客下飞机踢毽子,造成恶劣影响。其实,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本身并非没有问题。当下的普遍问题是,现在的航空公司规模都较小,可调剂的飞机不多,一旦某个航班出现延误,就容易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去年以来,为解决航班延误这一行业顽疾,民航局频频对航空公司开罚单。今年10月,民航局再次对四川航空等4家航企进行处罚。事实证明,处罚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今年的航班正常率有所回升。《规定》在这方面规定更细致,可操作性更强。

    再说天气原因,也并非完全“听天由命”,没有潜力可挖。有人调侃说,我们的飞机连“下毛毛雨都恐慌”,稍显夸张的说法,其实暗含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民航飞机在恶劣天气时的起降、飞行能力不足。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技术挖潜。上月底,山东航空公司在郑州机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技术试飞,即民航HUD特殊Ⅱ类技术实地试飞。据悉,郑州机场将启用该新技术,保障恶劣天气下提升航班正常率。

    空管是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道理就像高速公路拥堵分流一样。这个问题显然不是民航管理部门自身可以解决的,需要多部门协作,加快推进空域改革,进一步释放空域资源,提升空域资源使用效率。据民航局透露,此项改革已在一些地方试点。

    把航班正常率当作民生工程来抓,从“用户体验”出发,以《规定》为依据,对成因作针对性治理,航班正常率有望慢慢走出低谷。   (练洪洋)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