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自贸区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下阶段做好三个“对标”

2017年01月14日 14: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上海1月14日电 (缪璐)从筹备到开业,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普华永道商务技能培训(上海)有限公司就走完了审批流程,拿到了行政许可证,这也意味着中国大陆首家外商独资职业培训机构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正式开业。

  这样高的效率主要得益于上海自贸区的“证照分离”改革。实际上除了“证照分离”,上海自贸区还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力争让企业拥有更多获得感。正如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应勇所言,“上海自贸区总体上达到了三年预期目标,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三年多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确立了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形成了与国际通行规则一致的市场准入方式。经过3次修订完善,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由190条缩减到122条,90%左右的国民经济行业对外资实现了准入前国民待遇。

  目前,自贸区超过90%的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备案方式设立,办理时间由原来的8个工作日减少到1个工作日,申报材料由10份减少到3份。

资料图。
资料图。

  此外,上海自贸区确立了符合国际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的贸易监管制度,实行“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监管制度,一线进境货物当天入区,进出境时间较全关区平均水平分别缩短78.5%和31.7%,物流成本平均降低约10%。

  为了适应更加开放环境和有效防范风险的金融创新制度,上海自贸区创设了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建立了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全面市场化、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核心领域金融改革的制度安排和操作路径,基本形成宏观审慎和风险可控的金融监管体系。目前已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6万多个,业务涉及110个国家和地区、2.7万家境内外企业。

  但上海自贸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未来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民透露,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方面,上海已做好准备,将从多个角度对标。“总体上看,上海自贸试验区在三年的建设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与国际通行做法相一致的管理理念和基本制度框架。但是,还有一些领域存在着差距,比如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度可以进一步扩大。”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金兴明也表示,未来四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决胜阶段,要做好“三个对标”。首先要对标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深化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其次要对标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加快形成更加开放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提升金融市场配置境内外资源的能力。

  最后要对标国家战略和金融改革开放总体部署,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服务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加强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联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