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界工厂东莞“机器换人”行动提速加码

2017年06月09日 13: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世界工厂东莞“机器换人”行动提速加码

  中新社东莞6月9日电 题:世界工厂东莞“机器换人”行动提速加码

  中新社记者 索有为

  在中国率先提出实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六大工程”的世界制造之都——广东省东莞市,“机器换人”的步伐正在提速加码。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联合主办的“粤造粤强——广东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主题网络采访正在进行,采访团在东莞市大岭山镇一个略显破旧的厂区里,看到的却是广东首家创业板上市机器人骨干企业——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公司。

  拓斯达公司负责人说:“东莞是特别可爱的一个地方,正是这样一片特别包容、开放,适合创业型企业的土壤,才诞生出像拓斯达这样的企业。”

  该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角坐标机器人,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近4000家海内外企业,选择的是拓斯达“智造”的机器人。

  拓斯达机器人在东莞企业里的快速应用,得益于东莞官方推出的“机器换人”行动。

  东莞市市长梁维东在记者见面会上称,该市2016年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着力建设一批具有“三国”特征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即: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数控系统、国产机床装备及配套国产工业机器人)。

  东莞“机器换人”早在2014年开始启动。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叶葆华介绍称,2014至2016年,东莞市实施“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下同),资助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并重点引导企业优先使用莞产先进装备,对企业应用莞产装备进行“机器换人”。

  迄今为止,东莞企业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2698个,财政总投资约386亿元,新增设备仪器76315台(套),其中莞产设备占17.5%。

  “机器换人”的成效显而易见。2016年东莞工业技改完成投资额332.99亿元,同比增长44%,项目完成后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5倍,产品合格率平均从86.1%提升到90.7%。相对可减少用工近20万人,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9.43%。

  “应该说东莞没有实施‘机器换人’的制造业企业,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否则在下一轮的竞争当中就会处于非常明显的劣势地位。”叶葆华说:“‘机器换人’已经不是政府的一个导向,而成为东莞制造业的一个共识。”

  位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的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为多个知名手机品牌“智造”高精密金属结构件、外观件。

  “从2015年开始,公司已经投入了将近2000个机器人,取代了6000多名工人。”广东长盈精密公司负责人说:“一条生产线原来需要100人左右,现在3、4个人就可以了。环境恶劣的打磨流程已经接近实现无人化。”

  该公司正计划与日本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自主开发、生产、销售六轴工业机器人,计划五年内达到1万台。

  但当地一些小微企业受资金约束,无力实现“机器换人”。

  叶葆华称,小微企业只要有定单、有市场、有技术,可用融资租赁的方式通过零首付、零门槛的方式进入。融资租赁设备的利息和租金,市财政给予全额补助,目前已经有数百家小微企业籍此清除了“机器换人”的障碍。

  随着东莞智能制造的进展,相关人才的相对缺乏也成了制约因素。东莞官方着力在2—3年内为企业进行10000人次的智能制造技术培训。

  “对于要长远留下来的关键性人才,我们还推出相应的住房保障政策。用各种方法,把人才最大限度地聚集到东莞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的平台上来。”梁维东说。(完)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