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券商分析师“潜规则”:发现上市公司问题或忽略

2017年07月24日 02:2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揭券商分析师“潜规则”:发现上市公司问题或忽略
    资料图:海口某证券交易大厅内的股民关注大盘走势。中新社发 骆云飞 摄

  内幕被查、业绩变脸、高管减持、股价闪崩、研究员挨骂……上周不少中小创公司成为市场走弱的主力,而此前强推它们的研究员则不可避免地成为替罪羊。那么,券商分析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职业呢?在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中,不少研究员争相躲闪,不愿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个别接受采访的研究员,则低调地表示自己的工作,就是调研、路演、写报告。

  揭秘

  分析师预测是否准确与薪酬无关

  自上周一两市有500只个股跌停后,券商分析师的日子,在外界看来就不大好过;尤其是分析师强推的股票,股价回撤幅度超过两三成,则更是被很多散户所诟病。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其实分析师对所推股票的准确率,并非特别在意。一家中等规模研究所的首席分析师说,“这个时间点,我觉得挺正常的啊。市场涨涨跌跌,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去年入围新财富榜单的一位分析师则称,“至于市场说研报是反向指标,我们也没有办法解释和制止嘛。本来预测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你可以查查市场最牛的分析师,预测的准确率能有多少。”

  上海一家券商研究员分析这种现象时表示,现在多数券商的考核机制是年度评定,根据报告数量、从业年限、领导评判的报告质量等因素综合评定、调职及加薪。而对于所推荐股票的涨跌幅,很少计入打分。“预测的正确与否不与薪酬挂钩,所以在追求正确性上研究员没有动力,只能靠个人水平和自觉。”

  据某机构统计近两年券商的策略报告准确度统计显示,在2014年,无论是预测点位还是推荐金股,大部分券商准确率不高,其中有56%的券商在大盘点位上预测出错,而发布金股的11家券商中,失误率普遍在20%以上,其中某大型券商因为47.05%的荐股失误率获评“最不靠谱券商”。而在2015年,26家券商推荐的不少带中字头蓝筹股表现也令人失望。

  调查

  研报不仅要标题党还要能赚钱

  券商研究员也被称为卖方分析师,既有收入高、学历牛的光鲜一面,又有加班出差工作强度大的一面。

  在调查中,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这个流动性极强的行业,甚至有研究员每年换家公司。一位接受采访而不愿透露姓名的首席分析师简历就显示,其三年换了三家公司,而这并非极端现象。该分析师去年在一家知名度较高的券商,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今年则跳到一家规模小一些的券商,担任行业首席分析师,成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是许多研究员最为看中的荣誉,这意味着在圈内一举成名。

  一般而言,券商研究员们年薪1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差距悬殊。一般新财富排行前5名的研究员,年薪高达二三百万元。一线的大券商中,资深的研究员年薪百万元左右,一般的也有三五十万元。问到这位首席分析师的收入是否超过了百万年薪,他则避而不答。

  不过他很少有闲暇的时间,“现在正在南方,平时一半时间出差,一半时间路演。做了首席,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忙了。”这位首席分析师还告诉北青报记者,每天的工作,“不算加班,安排得非常紧张。”照他的话说,早上8点到单位,随便吃点饭,开30分钟晨会,然后开始电话路演,9点半开始看大盘。午餐和下午继续路演,5点钟找行业专家或客户晚餐,晚上加班写报告。这还不算有重大事件发生,比如重大政策对所在行业与公司的影响,比如国际或国内的突发事件,平时还有年报点评等。

  另一位上海的资深研究员称,在网络、微信、直播视频和图片迅速传播的背景下,尤其是受到网红的影响,研究报告不仅有标题党,而且要语不惊人死不休。要拼影响、拼时效、拼点击率,更重要的还要给基金公司赚到钱。他感叹道,“研究员的报告,是一样都不能少啊。”

资料图:海口某证券交易大厅内的股民关注大盘走势。<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骆云飞 摄
资料图:海口某证券交易大厅内的股民关注大盘走势。中新社发 骆云飞 摄

  另据了解,80后甚至85后已成为研究员主力。一家有百名研究员的中等规模的研究所,80后分析师占了八成。作为年轻人挑战的行业,90后研究员也陆续登场。新财富去年统计数据显示,报名参评的1200余位分析师平均年龄仅为31岁。其中有606位分析师是85后,90后研究员已陆续登场,20余位参评分析师未满26岁。

  潜规则

  发现上市公司问题可能“干脆忽略”

  市场曾经给券商研究员画过这样的肖像,券商研究员为基金研究员提供研究服务,基金公司通过在券商席位交易支付佣金,实现对券商研究员服务的报酬。基金公司成为了研究服务的买方,而券商研究成为提供服务的卖方,对应就有买方研究员和卖方研究员。

  作为卖方研究员,券商分析师每天需要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工作,核心还是通过服务买方获得佣金。所以,他们需要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向客户销售,以及上市公司的市值维护中。卖方分析师有一半的基因是优秀销售,他们需要自己安排路演,以及给客户预约专家上门交流,安排小型行业研讨会。需要随时接客户电话,做大量的沟通。最重要的是,分析师要成为多面手!

  潜规则也因此应运而生。一位券商研究所内部人员直指此行业潜规则:研究员即便发现调研的上市公司存在问题,也可能采取隐晦的手法或干脆忽略,通过发布唱多的研究报告在关键时点配合利益方进行相关运作。若得罪了上市公司,下次调研时,上市公司便不予配合。

  研报里面也有潜规则。一家南方券商资深人士表示,“与卖方研究员注重公司闪光点不同的是,我们调研除了挖掘公司的亮点,还会注意公司存在的风险。我们对卖方研究员的研报一般会打个折扣,如果券商研究员对某公司给出强烈推荐的评级,一般表示可以买;如果给予中性的评级,一般相当于卖出。”

  一位TMT行业研究员曾透露,“一些研究员在调研前其实有了大致的看法,会先向买方机构说明推荐的理由。如果机构认可其推荐逻辑,不排除会买点底仓,这时股价会有所表现,如果机构参加联合调研,调研的结果也令其感到满意,就会大量买入。此外一些上市公司知道有机构联合调研,多少会泄露一点消息给身边的人。这也是调研前后部分公司股价出现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而从流程上看,“一般投资者看到研报的时候,通常是券商研究员调研回来一周之后,因为写一个深度报告通常需要两三天,然后要研究所所长签字、风控审核之后才能正式发布,部分被机构看好的公司股价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涨幅。”

  资深人士则认为,对于券商的调研报告,应该客观理性地来看待,报告只能说明公司一些基本面的情况,只是一种投资参考,至于是否马上买入,投资者应结合基本面、技术面等因素综合分析后来决定。

  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

  新闻内存

  卖方研究员要跨过三道坎

  华泰策略知名分析师徐彪,作为专栏作家曾经发表文章称卖方研究员的生活,就是一把辛酸泪。

  跨越第一道门槛即让人知道你,不是观点有多正确,而是有多少人知道你的观点。首先他算了一笔账,新财富评选一共32个方向,多的如策略,每年都是三四十家参评,少的也有十几二十家竞争。如果把每个参评团队拆开,需要记住的人名一下子变成一两千个,绝对是个令人崩溃的数字。无一两个独门秘籍傍身的年轻人,满怀希望入行,都会很快泯灭于众人之中。

  迈过第一道坎,就拿到了下一轮淘汰赛的门票,这一轮主题叫“有价值”。能帮基金经理们赚到钱就算。看对只是基础,看对之余还要口吐莲花说服他们买入。股票这东西买入点很关键。同样一只股票,买点进去的人,舒舒服服一路拿到最后,几倍空间若等闲。

  做到“有价值”是不是就算行业内大佬了呢?且慢,三段接力赛还有最后一程,名曰“有口碑”。只有在某个行业做到食物链的顶端,别人搞不定的事情你能搞定,上市公司对行业的理解都没有你深刻,手里能够动用的一二级市场资源无人能敌,最后业内有谁想做个啥首先能想到你,才算“有口碑”。

【编辑:于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