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自贸区成立4周年 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2017年09月29日 20: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上海9月29日电 (记者 许婧)从2015年上海阿特蒙医院有限公司成为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首家外资综合医院,到帮助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在全球创新轨道上真正实现弯道超车……上海自贸区给企业带来的“制度红利”正不断凸显。

上海自贸区资料图。<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汤彦俊 摄
上海自贸区资料图。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运作满四年。4年间,中国已形成“1+3+7”的自贸区试点新格局,作为中国第一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在保持自身先发优势的基础上,始终将“制度创新”作为其最核心的生命力。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杭迎伟表示,“企业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主体,自贸区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

  作为自贸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试点企业,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EO陈力告诉中新网记者,相较之前,公司在产品开发上节省了2年时间和1亿多元(人民币,下同)成本。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证照分离”改革制度、区内货物流转“自行运输”政策、简化艺术品审批及监管手续、检验检疫“简政放权、分类管理”等,这些创新政策在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催生了不少新兴业态。

  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介绍,2013年之前,在上海自贸区最先运行的保税区域,90%左右的企业集中在贸易、物流、加工制造三个行业,约7000多家。如今,这三个行业企业总数增加了1万家,但占比下降到58%。与此同时,新增的高附加值服务业占比达到35%,形成了商务服务、技术服务、文化服务的新三大行业。

  “我们推出新品的速度快赶不上自贸区改革创新的速度了”,上海欧莱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注册及宣传事务部总监余晓告诉中新网记者,受益于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红利,欧莱雅成为首批参与“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的企业,其进口非特化妆品的准入备案,为产品的上市时间节约了至少三个月,消费者可以提早一个季节用上国外的产品。

  除此之外,在自贸区服务业开放措施的推动下,外资在华投资游戏游艺设备的局面开始改变,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便是进入自贸区的首家外资游戏企业。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如是评价,制度创新产生的“制度红利”,推动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上海自贸区目前已反映出制度创新的持久效应。

  截至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新注册企业4.8万家,月均注册企业数量是挂牌前的5倍,新注册企业活跃度超过80%。新设企业中,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781家,占比已从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近20%。实到外资167亿美元,相当于挂牌前20多年总和的两倍。

  尽管上海自贸区四年来成绩斐然,但上海自贸区以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为目标,仍在努力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补齐自身短板。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民表示,上海自贸区马上要进入第五年,这意味着自贸区的改革创新将向深水区、攻坚期进一步迈进。一些涉及“动奶酪”的改革要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的集成水平要提高。(完)

【编辑:刘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