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扶贫:农业产业调整起作用

2018年02月11日 16: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贵州扶贫:农业产业调整起作用
    贵州省赫章县生态保护与脱贫同步推进。 杨云 摄

  中新网贵阳2月11日电 题:贵州扶贫:农业产业调整起作用

  作者 杨云

  贵州西北乌蒙山腹地毕节市赫章县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一座建在4124.6亩香葱基地旁的配货厂房里,一辆辆货车正在装货。收获、清洗、装配,已经形成一条流水线。

  厂房外,该乡6个村民组488户贫困户在香葱基地忙碌栽种。这488户贫困户以“特惠贷”资金入股香葱种植企业,成为企业的“产业合伙人”。

  “生态产业激活了山地乡村,”香葱基地技术人员介绍,“乌蒙山区高海拔低纬度地理和高山冷凉气候,可以常年种植香葱,且品质好。”

  “记件付酬,多劳多得。”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党委副书记刘平介绍说:入股农户的收益有了租金、工资、分红等多重保障。

  一年多来,赫章县级财政按每1000亩投入300万元(人民币),解决香葱基地喷灌、机耕道、沟渠、动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生产企业按“企业+基地+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利益链接机制,组织生产发展香葱产业。

贵州省长顺县生态农业助农增收。 杨云 摄
贵州省长顺县生态农业助农增收。 杨云 摄

  截至目前,香葱基地生产的“夜郎香葱”已销往上海、重庆、广州、贵阳等十余个城市。

  武陵山深处,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13000亩茶园再过些日子将迎来春茶采摘。

  曾经,因地处偏远,无支柱产业,基础设施滞后,骆象村成为国家级一类贫困村。

  “骆象四面坡,干田黄土多;如今家家种茶树,漫山遍野起绿波。”这段顺口溜成了骆象村昨天与今天的真实写照。

  为支持骆象村发展,江口县在骆象村多批次投入生态茶产业扶持资金,启动农村能源、绿色环保、退耕还林和“一事一议”工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链接方式,采用企业支撑和龙头牵引带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目前,骆象村建成产业公路120公里,生产道82公里,单轨运输车道3条,茶青交易市场1座,水池200口。全村建成规模以上茶园15处,茶园种植面积13000亩,成熟可采茶园面积7500余亩,幼龄茶叶种植面积5000余亩。

  随着该村茶产业的兴起,外出务工的村民开始返乡到茶园务工或发展茶产业,实现家门口就业。13000亩茶园已经成为全体村民的脱贫“绿色银行”。

  贵安新区马场镇场边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寨,以前,村里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和油菜,土地产值低。2015年开始,场边村作为贵安新区大数据农业精准扶贫项目云上农场线下基地,正利用大数据让村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将大数据应用在农业上,不仅可以科学种植,还可以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产品精准营销!”场边村村民介绍说,大数据农业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好路子。

  贵安新区以“贵安新区大数据农业指挥中心”系统为载体,汇聚“云上农场、云上农校”两朵云,搭建“贵安精准扶贫云平台、大数据农业监督平台、视频电商销售平台、民生监督公开公示平台、民生监督查询平台”,用“一套系统两朵云五个平台”,探索大扶贫与大数据、大农业融合联动发展模式,引领帮扶下沉,督促政策到位,精细培育产业,巩固脱贫成果。

  自2014年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安新区以来,作为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主战场之一,贵安新区坚持“理念引领、集聚先行、应用主导、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思路,充分挖掘大数据作为“智慧树”“钻石矿”的价值,精心推动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做优“长板”。

  在决战脱贫的攻坚阶段,贵州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不断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

  近年来,贵州在基层开展扶贫攻坚,不仅嘘寒问暖、送米送油,满足老百姓在物质上的一时之需,还为贫困人口指出致富的路子、指明前进的方向,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良好的环境和机制,帮助贫困人口建立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形成强大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力量,拔穷根、扶真贫。

  既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从扶人“给产业”,到扶智“给机制”,再到扶志“给动力”,三个“给”层层递进,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背后凝聚着贵州扶贫的工作智慧和为民情怀。(完)

【编辑:李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