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个数字读懂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金融专家全换血

2018年06月20日 01:50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四个数字读懂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从15人减少到14人;金融专家全部换血;14名委员中多人有国内名校工作背景

  新一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大换血。6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在宣布新任央行行长易纲正式接棒周小川担任主席的同时,有6名新进委员,7名委员不变,其中金融专家“三进三出”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一个什么组织?都有谁担任成员?他们的工作同我们有什么关系?记者梳理了若干关键词,力图向读者展示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全貌。

  20年

  1997年成立的“咨询议事机构”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诞生于1997年7月,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

  这个委员会是做什么的呢?根据央行官网的说法:它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下称《条例》)来看,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是,“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涉及货币政策等重大事项,并提出建议。”

  从公开信息来看,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是货币政策近期的着力点之一。如6月19日央行官网指出,今年以来,央行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资金4000多亿元;继续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扶贫以及棚改、水利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总体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

  14人

  较上一届减少一人

  根据最新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现有14人,较2017年3月相比减少一人。

  根据最早的《条例》规定,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由下列单位的人员构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二人;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一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一人;财政部副部长一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二人;金融专家一人。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当时共计11人。

  此后,有关方面陆续对人员构成进行了调整,如金融专家由1名增添到3名、国家统计局局长亦在此后成为委员会一员。

  现有的名单中,田国立以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的身份出现。田国立是银行业的一名“老兵”,拥有超过20年的银行业工作经验,曾经担任中信银行董事长、中国银行董事长等职。2017年10月起,田国立正式担任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执行董事,在18年后重新回归建行。

  3人

  金融专家“三进三出”

  在本次“换血”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金融专家的“三进三出”: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和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入替此前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作为金融专家出现在委员会名单中。

  其他成员,则一般都是由于相关部委的职位更迭而发生变动。对于专家委员的条件,最早《条例》就指出,货币政策委员会中的金融专家除了符合“具有宏观经济、货币、银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规定外,还应当具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金融研究工作10年以上”等条件。

  这也与历任金融专家委员的简历相符合。如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2014-2017年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2000-2013年间曾担任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首席投资策略师、董事总经理。

  据复旦大学官网,在投行任职期间,马骏曾四次被国际投资界权威的《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亚洲经济学家第一名、五次被该杂志评为中国分析师第一名。在人民银行任职期间,他还推动出台了我国绿色金融的政策框架,牵头起草了七部委绿色金融指导意见,推动在G20框架下形成了全球发展绿色金融的共识,主持了宏观经济预测、利率传导机制、系统性风险等研究。

  清华大学五道口学院网站刊载的《对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和利率调控机制改革的思考》中,马骏写道,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一步,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加快推动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建立以政策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理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要求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和利率体系。

  21年

  易纲与货币政策的缘分

  “货币政策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特别是在货币政策操作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策略选择问题。”时任央行副行长的易纲在为《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一书所做的序中写道,而他本人则已在近两年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代言人之一。

  事实上,从央行公布的简历来看,易纲在央行的第一个职位,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1997年至2002年)。“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是央行十八条职能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要是从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算起,易纲此后陆续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等职,与货币政策已经结缘将近21年。

  在接任央行行长以来,易纲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就中国货币政策与市场进行沟通。如在3月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易纲表示,“控制好总量的前提下,结构上将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适当地、有针对性地支持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4月,在博鳌论坛上,易纲表示,“面对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同时他也强调,“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及零利率政策。”6月的陆家嘴论坛上,就金融如何支持好、服务好小微企业,易纲又提到“央行从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考虑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

  【焦点】

  北大、人大等名校输送多名金融专家

  曾有业内人士梳理指出,货币政策委员会中的金融专家一般是来自于国内知名智库中的著名经济学者,如黄达、余永定、李扬、夏斌等。此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社科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输送金融专家比较多。

  现有的14名委员中,不少人都拥有北大、清华和人大工作背景。如根据人大官网,新任的三名专家委员中,刘伟从2015年11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中的转轨经济理论等,发表学术论文逾两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数十部,曾两次获“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

  而现任的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亦是出身人大,是著名经济学家、人大原校长黄达的得意弟子。据媒体报道,陈雨露当年在高考中还拿到了数学120分的满分。

  央行行长易纲,则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发院前身)的创始人之一。国发院官网简历指出,易纲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方面。在研究中国金融体制过程中,对日本的主银行体制、德国的全能银行和美国的分业银行管理体制做过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宓迪

【编辑:陈海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