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超级工程”长沙磁浮快线的“智造”故事

2018年08月03日 12: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长江经济带沿线行)揭秘“超级工程”长沙磁浮快线的“智造”故事

  中新社长沙8月3日电 题:揭秘“超级工程”长沙磁浮快线的“智造”故事

  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5月6日,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该线路全长18.55公里,最高时速100公里,每列车最大载客量363人,是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运营线。图为磁悬浮列车经过城市中的高楼。<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杨华峰 摄
图为磁悬浮列车经过城市中的高楼。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连接京广、沪昆高铁交汇“金十字”交叉点的长沙火车南站与客流量排名中国中部前列的长沙黄花机场,红白相间的长沙磁浮快线在轨道上方约8毫米处“起浮”,如轻风一般“贴地飞行”。

  全长18.55公里的长沙磁浮快线,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磁浮研究机构研发制造,设计最高运行时速每小时100公里,特点是爬坡能力强、低噪音、零排放、低辐射、转弯半径小。

  作为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这趟国产化率达99%的列车,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智造”故事。

  主持磁浮交通系统研制工作的中国中车研制磁浮的首席专家彭奇彪透露,磁浮列车研发之初,没有任何基础理论积淀和系统性人才队伍与产业化成果,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高等院校进行过一些前沿性探索。

  鉴于日本拥有当时世界唯一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运营经验,研发团队曾赴日本考察,探讨技术合作的可能性。“日本企业只同意高价转让制造技术,且价格坚挺,折合人民币1亿元以上。”彭奇彪说,从日本受阻回国后,研发团队决定自主研制。

  2011年1月下旬,时近农历年底,窗外寒风袭人,立志于中国中低速磁浮交通事业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分解该项目的各个技术难关。

  “既激动、又惶恐,但更多的是走中国人自主创新之路的坚毅。”牵头参与研发的中车株机公司磁浮研究所所长佟来生说,为检测辐射值,研发团队把日常用的电磁炉、电吹风、电炒锅、电冰箱、液晶电脑显示器、剃须刀都拿到了试验现场,逐一进行对比、测量。

  磁浮列车运行最重要的是安全,为吸取国内外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教训,研发团队开展了严苛的试验。有一次,台风外围云系过境湖南株洲田心试验基地,这种情况下正常运营的列车是要停驶以确保安全,可为测试出极端条件下的真实数据,研发团队迎着狂风大雨,在电闪雷鸣中开展列车行进试验。“冒险是为了使试验车尽可能适应全天候环境。”佟来生表示。

  2012年1月20日,“追风者”磁浮列车下线。2016年5月6日,长沙磁浮快线载客试运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自主研制中低速磁浮列车的国家。

  截至2018年7月9日,长沙磁浮快线已安全运营795天,累计开行列车99586列次,运行图兑现率99.95%,列车正点率99.86%,总运营里程187.08万公里,累计发送旅客616.36万人次。

  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晓明说,通过自主创新,长沙磁浮快线填补了中国中低速磁浮车辆工程化和产业化运用领域的空白,形成了中国中低速磁浮的标准体系。

  得益于长沙磁浮快线示范效应的日益显现,中国约30个城市正在实施或计划上马磁浮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表示,中国已掌握商用磁浮列车系统集成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试验验证到商业运营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商用磁浮体系。(完)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