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陇原“铁裁缝”坚守西部 工匠精神练就38年“零失误”

2019年02月28日 16: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陇原“铁裁缝”坚守西部工匠精神练就38年“零失误”
    图为正在工作的阙卫平。(资料图)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2月28日电 (高康迪)“放样划线是装备制造压力容器行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一旦出现失误,价值百万的特种钢板就会成为废料。”陇原“铁裁缝”阙卫平说,“干这个活,千万不能错,错不起。”

  今年57岁的阙卫平出生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后来随着父亲转业到甘肃玉门铁路医院,全家搬至玉门生活。1979年考入兰石厂技术学校,学习冷作专业,1981年8月进入兰石集团工作,今年是他工作的第38个年头。

  兰石集团始建于1953年,集石油钻采、炼化、通用机械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近年来,由于场地搬迁和集团整体升级,该集团员工从万人左右缩至八千人左右,招收的技工和管理人员学历比以前要求更高,部分设备也更新换代成智能化和自动化。

图为阙卫平正在给兰石厂的学徒培训冷作划线。(资料图) 钟欣 摄
图为阙卫平正在给兰石厂的学徒培训冷作划线。(资料图) 钟欣 摄

  阙卫平说,因个头瘦小,毕业分配到备料车间成为一名冷作划线工,冷作划线是一个半体力半脑力的劳动,旁人称这份工作是一个“半拉干部”,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有办公桌,相对于其他工种,看似比较干净,但实则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

  阙卫平从小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父亲是一名药剂师,他印象中,父亲经常拿自己做“实验”,在自己的身体上试药,就是为了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

  “气味非常难以忍受,我也很心疼母亲。”阙卫平说,当时,母亲常年在家附近干临工,16岁那年夏天,他白天复习考试,晚上帮着母亲将磷肥装车。正是从小受这种严于律己的环境影响,让他从小就比别人认真仔细,一丝一毫的差错在他心里都不允许。

  “开始是工作,到了后来就是一种使命。”阙卫平工作38年以来,兰石厂划线作业模式从“U型管五点定位法”到如今的“十二线激光测线仪”,他是经历者、实践者、更是践行者。

  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兰石厂带他的师父,上班一个多月,师父交给阙卫平一项任务,在一个球型封头外壁上打钢印。一个2米直径的80毫米厚的球封头,被天车吊起一半,需要半蹲下来仰打,用锤子把钢印打在封头外壁上,图号、检查号、材料号等,没打几下,就一锤子敲到自己的手指上,鲜血顿时就流了出来,他忍着疼痛坚持打完,心里想的是“自己的基本功太不扎实啊”。还有一次,在划线的时候,自己划了21个圆,师父在一样的板上划出了22个圆,从此之后,“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成为他的工作重点。

图为阙卫平正在跟同事进行冷作划线工作。(资料图) 钟欣 摄
图为阙卫平正在跟同事进行冷作划线工作。(资料图) 钟欣 摄

  “技术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慢慢积累起来的。”阙卫平说,1986年,为了保证球形封头二遍划线质量,用铁皮先做个一比一的模型样板,比对着进行封头划线。经过观察和思考,他觉得通过严格计算就可达到图纸技术要求和质量,没必要再做铁皮样板。

  阙卫平带着工友们大胆尝试去掉铁皮样板的做法,通过反复实践,证明方法可行,人力、物力、工期都省了一大半。工作早期,他还带领自己的团队发明“U型管五点定位法”,攻克传统下料方式存在的管头误差大的难题。U型管是机械行业中较常用的一种零部件。在传统的工艺里穿管后管头伸出长短不一致造成二次加工,此方法解决了管头二次加工的问题,节省了一道工序,降低了成本,加快了产品制造进度。90度堆焊弯管的制造,一般是采用三个30度焊缝连接的方式,经过仔细琢磨和实验之后,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三道焊缝改成两道焊缝,这样原来需要15天的工期缩短至一周,由此节约了成本和工时,加快了生产进度,缩短了生产周期。

  2017年,阙卫平在装修房子时偶然发现,激光测线仪画线精确,经过思考,将它灵活的应运到产品零部件的划线中,省时、省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毫米都错不得。他比我们要认真、仔细。”潘福泉是兰石厂的一名冷作技师,和阙卫平共事32年。他说,“阙老师常说,划线作业是整个工作的第一步,这个头开好了,下面的每一道程序才能扎实安全可靠。”

  2009年9月,兰石厂在青岛建立分厂,阙卫平被调至青岛分厂担任车间主任和生产制造部部长,为青岛分厂的发展打下坚持基础。2015年他逐步退出生产一线,开始了半年在兰州、半年在青岛的生活,带领团队创造了众多行业之“最”。

  2011年,有一次,几位年轻工人正在划线作业,阙卫平从旁边路过驻足看了几分钟,告诉他们尺寸不合理,需要修改。经过修改,果然节省了材料。阙卫平对待工作非常苛刻,但平日里却和蔼可亲,经常问新来同事有没有困难,尽心尽力帮助新同事。

  2012年设立“阙卫平技能大师工作室”,重点是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现已培养人才200余人。从工作室培养出的大部分人现在都是生产一线的骨干技术技能人员。

  兰石重装放样工首席操作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阙卫平、“中华第一尺”……不仅如此,阙卫平还先后参与完成了800余台大型加氢反应器、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等多项国家重大装备攻关项目的生产制造,产品主体合格率达到100%,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实现国内多项第一,推动了国家压力容器设备大型化、国产化进程,炼油化工装备工业发展。

  面对诸多“头衔”,阙卫平觉得身上的责任更重了,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有文学方面的,也有专业技术方面的,他每天抽时间看书,充实自己各方面知识贮备。(完)

【编辑:杨维思】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