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元大都中轴线和明朝北京城中轴线是同一条线?(2)

2011年08月24日 15:2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清朝在鼓楼和钟楼击鼓撞钟报时的工作,是由皇家仪仗队的旗鼓手们负责

  现在位于北京中轴线起点的钟楼和鼓楼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钟楼在明朝曾被火灾焚毁,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钟楼时为了防火改为砖石结构,所以灰色的砖石结构钟楼与红色的木结构鼓楼外观并不一致。明朝的钟楼上边最初悬挂的是一口大铁钟,后来因为音色不好被替换下来,一直弃置于鼓楼后面,1960年我小的时候曾经亲眼看到过。这口大铁钟现存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现在钟楼上边悬挂的永乐大铜钟出自于西边的铸钟胡同,那里在明朝有皇家的铸钟厂。清初学者孙承泽所著《春明梦余录》说,他见过铸钟厂里有明朝遗留的十几口高达两丈多的大钟,横七竖八地躺倒在院子里。

  相传,当年在铸造永乐大铜钟时屡次未能成功,工匠们都面临杀头危险,工匠领班的女儿情急之下投身熔炉化入铜液,才将铜钟铸成。铸钟厂为纪念这位女子,建造了“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传说虽然离奇,但娘娘庙确实存在过。我去铸钟胡同寻访铸钟厂遗迹的时候,路过了附近的小黑虎胡同,遇见了从小就住在小黑虎胡同24号院的柯先生。柯先生告诉我,娘娘庙就在他家院子里边,但是残存的大殿已于2000年前后被拆除,他看见拆下来的房梁有将近1米粗。柯先生还给我看了二十几年以前他在弃置于鼓楼后面的大铁钟前边拍摄的照片。

  鼓楼上边原有一个直径1.4米的大鼓,还有24个直径较小的鼓,这些鼓均于1900年被八国联军毁坏。我在登上鼓楼观看击鼓表演的时候,看见了那个劫后仅存的破损大鼓。工作人员告诉我,现在用于表演的全套25个鼓都是在2001年仿制的。

  清朝在鼓楼和钟楼上边击鼓撞钟报时的工作,是由皇家仪仗队的銮仪卫旗鼓手们负责的。每天的一更和五更,都要先击鼓108响,再撞钟108响,每一组的108响还要分为前后两节,每节54响,击鼓撞钟的节奏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夜里的二更至四更,则是只撞钟不击鼓。为了协调击鼓撞钟的时间,钟楼和鼓楼上边的旗鼓手们彼此之间还要使用灯光信号联络,称为“对灯”。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之后,仪仗队随之解散,钟楼和鼓楼不再使用钟鼓报时。此后,北京市政当局改为每天中午在德胜门和宣武门附近的城墙上边鸣放大炮报时,称为午炮。我有一位在什刹海岸边住了半辈子的老年网友,网名就叫“我的什刹”,他小时候看见过鸣放午炮的地方。那是在德胜门东边正对着钟楼的城墙上,有三间小房子,其中一间是火药库,另外两间就住着炮手一家。那位炮手姓李,因为常年鸣放午炮,耳朵都被震聋了,所以外号就叫“李聋子”。“李聋子”告诉“我的什刹”,有的时候德胜门和宣武门两边的午炮未能同步鸣放,市民们就会听到两声炮响。

  ■清末住在什刹海东南岸白米斜街的张之洞认为,什刹海的名称应该是石闸海

  地安门大街路口,原来有皇城的北门,在元朝取《易经》“厚德载物”之义称为厚载红门,明朝称为北安门,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改称地安门。地安门在1955年展宽道路时被拆除。因为地安门又被俗称为后门,所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的万宁桥,也被人们俗称为后门桥。

  我小时候住在什刹海东南岸的白米斜街,每天去后海南岸的大翔凤胡同小学上学都要路过万宁桥。那时的万宁桥两侧都被填为平地,只有桥身露出地面。我在白米斜街住过的院子就在张之洞旧宅的对门,前不久读书时看到张之洞在《广雅堂诗集》里边将什刹海称为石闸海,这个说法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因为什刹海缘何得名至今尚无确考。刊印于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的《帝京景物略》记述,万历年间三藏法师创建了一座名为“十刹海寺”的寺庙,这座寺庙的遗迹在后海西北岸的糖房大院胡同27号,有人认为“什刹海”的名称就是源于这座寺庙。但是如果一座寺庙的名称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那么位于后海北岸鸦儿胡同里的广化寺早在元朝即已创建,而且规模和名气更大,什刹海为什么不叫“广化海”呢?广化寺里有一座明朝万历年间的石碑,碑文说“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什刹海,以环海有丛林十,故名。广化寺者,十刹之一”,这是说什刹海因环海有十座寺庙而得名,然而旧时环海的寺庙远多过十座,所以这种说法也被人质疑。

  我知道元朝为大都城选址时将海子作为城市的水源,万宁桥也是始建于元朝,所以我在探访万宁桥之前特意阅读了《元史》。我在《郭守敬列传》里读到,元初每年由通州向大都城运送粮食的季节,正值秋雨连绵,运粮的驴牛死亡无数。都水监长官郭守敬主持开挖了通惠河,此后运粮船可以由通州直抵海子,将粮食存入海子西岸新建的“万亿库”粮仓。为了调节水位,郭守敬又在海子东岸的通惠河起点处建造了木结构的水闸,即海子闸。《河渠志》记述,到了至顺元年(1330年),这座木结构的海子闸又被改建成与石砌的万宁桥连为一体的石闸。2000年,在清理万宁桥下填埋多年的泥土时,露出了桥身西侧的石闸。

  我在万宁桥下看到了桥身西侧的石闸,在闸口两边还保留着当年用于插入闸板的石槽,以及用于起落闸板的石质绞车框架。古代没有功率强大的机械绞车,不能使用整扇的闸门,只能使用多块闸板叠加插入石槽。厚重的木质闸板被水浸湿以后就会更加沉重,所以需要使用人力绞车来提升或者下落。古代的闸官命令闸丁落闸蓄水时,不会说“保持几米深度的水位”,而是说“落几块板的水”。

  在万宁桥桥洞两边的石砌泊岸上,保留有四个雕刻精美的镇水石兽,其中东北边那个石兽还是元朝遗物。维修之后的万宁桥,桥身上的栏板望柱颜色深浅和新旧程度都不一样,那些破旧的栏板望柱都是刻意保留下来的古代原物。

  ■沿着通惠河故道去寻访东不压桥

  万宁桥的下游如今已经恢复了河道,两岸被开发为沿河风景带。我沿着这条风景带一路向下游走去,一路回顾着通惠河古老的历史。在元朝,从南方来的运粮船抵达通州以后,将粮食换装小船,再经由通惠河溯流而上,穿过万宁桥到海子靠岸卸船。通惠河水源来自海子,以万宁桥下为起点,沿着现在的东不压桥胡同向东南方向流去,穿越地安门东大街以后,沿着东吉祥胡同和北河胡同向东,再沿着现在的北河沿大街与南河沿大街向南,穿越东长安街以后,流经正义路,从丽正门以东城墙底下的水关出城,一路向东流往通州。通惠河流经现在的北河沿大街一线时,正好位于元朝的皇城东墙外,成为了皇城护城河的一段。

  明朝永乐时期的皇城东墙沿用元朝旧址未变,由于皇宫中心区距离皇城东墙不远,墙外市井传来的噪声直达宫禁,为此在宣德七年(1432年)将皇城东墙东移重建,原在墙外的通惠河被圈入墙内,此后从通州来的运粮船不再进入北京城,而是在东便门外的大通桥码头卸船。自民国时期起,北京城里的通惠河各段河道逐步被改建为地下暗沟,地面形成了道路或胡同。

  2009年,拆除了东不压桥胡同的地面建筑物,恢复了原来的河道,胡同南口曾经被埋入地下的东不压桥也重见天日,露出了巨石铺砌的桥面和桥基。说起东不压桥,我又联想到在北海北门与什刹海南岸之间,以前还有一座横跨在从什刹海至北海的引水渠道上边的西压桥。明朝在这里砌筑皇城北墙时,因为桥南有北海无处筑墙,于是让墙基向北绕了一个小弯,骑上了桥面的南半部,同时留出了桥面的北半部依旧可供通行。由于被皇城压住了半边桥面,此桥因而得名“西压桥”。东不压桥因为位置靠北不会妨碍皇城筑墙,没有被压在墙下,因而得名“东不压桥”。这两座桥以前还被称为东西“步粮桥”或东西“布粮桥”,但是我的朋友张富强先生在他的新作《北京中轴线历史文脉》书中,将“步粮桥”表述为“泊粮桥”。我想海子在元朝就是停泊运粮船的码头,与海子水流相通的这两座桥被称为“泊粮桥”也是很有道理的。

  ■文并手绘图/陆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