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毕飞宇:不同的阅读决定了个体不同的精神气质

2015年09月14日 08:53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 

  由扬子晚报与金陵图书馆联合主办的“那书与我”征文活动昨日在金陵图书馆举办颁奖沙龙,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金陵图书馆馆长董群为17位获奖读者颁奖。著名作家黄蓓佳、毕飞宇现身与读者一起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验,记忆中文字传递的美好与感动,令现场气氛温暖。

  扬子晚报记者 张楠/文

  刘浏/摄

  获奖者赞《繁星》是清凉绿洲

  让阅读融进人生,是“那书与我”征文活动的核心理念。此次活动期间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稿件两千多篇,其中既有名家新秀,也有网络写手,甚至还有一百多封手写邮递稿件,令人感动阅读的美好。在三个月内,先后有数十篇征文陆续刊登在《扬子晚报》“繁星”版,收获好评。此次阅读征文另辟蹊径,跳出了就书论书的局限,将着眼点放置于读者身上发生的与书有关的故事和情谊上,使得阅读的内涵更加丰富而生动。在征文中,《平凡的世界》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书,两本书讲述的都是个人在时代和命运的艰难困苦中生存的励志故事,而其读者几乎均生于70年代以前。与此类似的书籍还包括《红岩》和《第二次握手》,反映了一代人的读书记忆。而以《红楼梦》、《三国演义》、《简爱》、《基督山伯爵》等中外经典著作为写作对象的文章也是此次征文的大热门。最终,申赋渔《梵高传》与孙曼《永远的<傅雷家书>》获得一等奖;周华诚《遇见<小王子>》、余一鸣《“劫”后余存的成语词典》、姜琍敏《感谢<马丁·伊顿>》、刘二刚《桃花源里可耕田》、缘起桃花《青春遇见三毛》获得二等奖;刘丽明《遗忘中的书》、薛冰《读金庸》、刘庚裕《装在蛇皮袋里的书》等作品获得三等奖。

  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表示,从这次征文就可以看出,好书就是好书,经典就是经典,无论社会变迁,无论人生起伏,在读者心目中始终有一席之地。有些书随着岁月的累积,反而获得了更加洞彻、清晰的解读,甚至赋予了新的内涵。推及办报,在新媒体风生水起的当下,本报30年铸造的全国副刊品牌《繁星》魅力仍在。其凭借清新的笔墨、醇美的韵味、精美的哲思仍不断聚集人气。 在南京市外办工作的孙曼是带着孩子来领奖的,她也多次给本报《繁星》写稿,她笑说,每次有文章见报,都会有同事告诉她,感觉很开心。“这说明茶余饭后大家还在阅读,在读者心目中,《繁星》副刊始终是一片给内心输送清凉的绿洲。”

  黄蓓佳忆“最神往”《茶花女》

  “未必当时印象最深的那本书就是最好的,但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其心境记忆犹新,阅读带来的再创造的过程,对每个人来说是独一无二的”,著名作家黄蓓佳说,这次征文光看名字就很有感觉,“一个‘那’字有家的感觉,让人感觉到暖黄色的灯光,甚至闻到了温暖的老棉花的味道。”她也回忆了那些让自己一生难忘的读书往事。1974年在扬子江插队时,住在江心小岛上,没有电灯。文艺宣传队晚上在大礼堂排练节目,就靠一个小发电机带来光明。在一个发电机产生故障的夜晚,大家静静地等待,为了打发时间,一位老工人给大家讲了《茶花女》的故事。“在那样的氛围下,那种感动和神往,无以言表。”黄蓓佳说,后来法国大使来南京时,听说这段往事特别开心,原来法国文化已经深入中国农村。关于读书的故事不止一个,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工作时,在那个流行样板戏文学的年代里,黄蓓佳偶然读到了一本《基督山恩仇记》就念念不忘。直到后来去北大读书,才有机会买全了这套书,“排了半天队买回宿舍,啥也不干读完了,却有点失望。原来好几年过去了,我的人生阅历和阅读量都发生了变化。”

  在作家毕飞宇看来,选择什么样的书去读,就是“挑选不同的战友”,最终决定了你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不同的阅读决定了个体不同的精神气质。“我经常教育孩子说,你的未来就在你的阅读里。但改变一个人的‘阅读’,与增长知识的功利性的‘读书’,要区别开来看。我觉得家长在教育孩子好好读书的同时,自己也要花时间去阅读。”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