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城百年前铁路起步艰难:环城铁路乘客寥寥无几

2015年11月24日 08:0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光绪十五年(1889年),北京开始筹建卢汉铁路(京南卢沟桥至汉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全线通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京奉铁路通车(沈阳当时称为奉天)。宣统元年(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宣统三年(1911年)津浦铁路竣工,次年通车。至此,北京成为铁路运输的中枢。

  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对于北京地区来说,无疑是个新生事物,但“路财神”在北京不但起步艰难,而且遭遇十分悲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我国半殖民地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洋人依据《北京条约》的条款陆续进入北京。同治四年(1865年)美国商人杜兰特“乘战后之余烈”,蔑视中国主权,未经北京行政当局许可,擅自在宣武门外旷地上建造了500多米小铁路,其用意是做个广告,扩大影响,以便在中国承包铁路建设。没想到刚刚施工,就引起了清王朝的“密切关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多次行文和美国公使馆进行交涉。通车的汽笛刚一拉响,掌管北京地区防务和治安的步军统领衙门就以见者“群情骇怪”为名强行责令拆除。清廷对于英、法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都能容忍,可对于这条广告性质的小铁路却态度强硬。交涉不成后,断然采取有效的行政措施,将其强行拆除,以捍卫“天朝主权”,实际上是扼杀新生事物。

  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朝政府开始筹建京汉铁路,可是直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才破土动工,准备工作长达8年之久的原因是“朝廷上下议论纷纷,清议皆以为不可”。“不可”的原因可称得上千奇百怪。因为左右“清议(舆论)”的是翰林、御史、内阁中书等京官,这些人都是进士出身,一个个饱读孔孟之书,精熟朱注之妙,只会侈谈君臣之道,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对于火车这个新生事物,“呆板”一些的则斥之为“淫巧之物,自尧舜以来未之闻也,我朝有天下二百余年,亦无此邪物”。争论了8年之后,才采取了一条变通之策——由朝廷宣布改京汉铁路为卢汉铁路,以卢沟桥为铁路的终点。

  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鸿章在西苑修筑了一条长约2公里的小铁路,这条铁路南起中南海的瀛修门,北到北海的镜清斋,是一条皇家宫苑中的游览专线。李花巨款从国外定购了超豪华的车厢,车厢内有餐厅、卫生间等附设装置,王公贵戚的包厢饰以红色。通车之日请皇上、太后、宗室显贵们乘坐火车游览三海。没想到老佛爷对同治四年(1865年)“宣武门火车事件仍记忆犹新”,执意不肯让火车头进入皇家禁苑。李鸿章只好打通李莲英的关节采取变通之计,让小太监们用丝绳牵引着火车徐徐前行,车前和铁路两侧全副銮驾和仪仗。李鸿章出巨资修这条游览专线的目的是让皇上、太后、八旗显贵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以减少这些人对修筑铁路的阻力,目的虽然未能完全达到,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颐和园修好后,老佛爷到园中颐养天年,三海的小火车也就进入冷宫,无人过问了。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铁路也就修到了北京。洋人当然不顾大清的王气龙脉,竟自凿城穿洞,让火车直达正阳门前。此时卢汉铁路又改成了京汉铁路。一些有识之士,鉴于北京城区没有公共交通工具,修筑了一条环城铁路,路轨铺设在城墙和护城河之间的空地上,内城的9座城门成为9个车站。这条环城铁路的便民效益理应是良好的,可是通车后竟然门庭冷落,乘客寥寥无几,惨淡经营了几年后,由于亏损巨大,只好关门大吉。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