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谭鑫培梅兰芳等150位名家410出戏目唱片入藏档案馆

2015年11月25日 14:30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讯 (记者 李婷)去年逝世的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生前花费半个多世纪甄选、积累和珍藏的975张京剧老唱片昨天正式入藏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这批始于20世纪初,上海百代、胜利、高亭、歌林等多家唱片公司出品的京剧唱片,内容涉及谭鑫培、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等150多位京剧名家的410出戏目,基本涵盖京剧各个行当、南北各大流派的经典代表作。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京剧老唱片对京剧的保护传承,乃至中国唱片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沈鸿鑫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流传过程中,一手的音像资料显得尤为珍贵。这批唱片系统记录了各个流派在发声、吐字上的特点,很是难得。这之中,有最初的京剧四大须生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的唱片;有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早期唱片;净行有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刘永奎、裘盛戎;丑角有肖长华等。这些名家唱段初步构成京剧各发展阶段的脉络,对于今天的京剧创作、演出、教学和研究具有特殊价值。

  这批唱片中有一批谭鑫培的原声唱片最引学界关注。谭鑫培是谭派的创始人,他创造的苍劲委婉、旋律多变的唱腔对后世京剧老生流派繁盛嬗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京剧变革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一度,京剧界几乎“无生(老生)不学谭”。因为名气响,以他名义发行的假唱片满天飞。而事实上,谭鑫培的原声唱片非常少。据1958年梅兰芳写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信中透露,只有百代公司发行的9个剧目共七张半(15面)唱片是谭鑫培本人所唱,其余均属伪托。根据史料记载,这批被后世称为“大师遗韵、菊坛经典”的著名七张半唱片是分两次灌制完成的。1907年百代公司首次为谭鑫培录制了其代表作《洪羊洞》(一面)和《卖马》(两面)共计一张半唱片,由李奎林司鼓、梅雨田操琴。据传,当年谭鑫培还不知道灌唱片可以要求付酬劳,只当做是人家替他照相一样好玩。百代公司送给他价值50两银子的礼物,谭鑫培还觉得太贵重了。1912年,百代公司又灌制了谭鑫培的《战太平》《庆顶珠》《托兆碰碑》《捉放曹》《桑园寄子》《乌盆记》《四郎探母》等六张唱片,由何斌奎司鼓、谭嘉瑞操琴。

  此次,谭鑫培传世的七张半唱片悉数入藏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沈鸿鑫表示,除了谭鑫培的原声唱片,在上海成名的汪笑侬的《马前泼水》《孝妇羹》,王鸿寿的《徐策跑城》《扫松下书》以及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的唱片也都极为少见。

  吴小如之子吴煜告诉记者,这975张老唱片是父亲钟爱的“宝贝”,且经历了一番波折才被保存下来。父亲临终前交代他,必须完整地保护好这批唱片,同时也希望它们能够被开发利用。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得到这批唱片的消息后,主动与吴煜取得联系。“在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上海方面很重视这批唱片,让我和家人相信唱片在上海能得到很好的收藏和保管。”吴煜透露,为了将这些老唱片安全地运到上海,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提前制定了多套运输方案,在运输包装上十分细致。

  该馆馆长夏萍表示,他们正在加紧对所有的唱片的年代、版本进行考证,接下来将数字化、出书,并举办研讨会、欣赏会,让它们充分发挥作用。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