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弥勒堂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工作结束

2016年11月24日 13:31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 

  昨日,位于大渡口区跳蹬镇的弥勒堂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工作结束,这座500多年前的古寺庙现出真身。弥勒堂面积约3000平方米,围墙约7米高,是目前主城区首次发掘的具有自建防御性的专属寺庙。

  今年5月,大渡口区跳磴镇高先生在修建农家乐时,发现大量明代青花瓷器与石雕佛头。大渡口区文管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证实,这就是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有过记载的文物点——弥勒堂。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现场负责人孙治刚介绍,弥勒堂遗址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三年重修,文化大革命时期毁坏。

  10月下旬至今,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大渡口区文管所联合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重庆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寺庙基址已清理完毕,整个寺庙区保存完好。根据考古队员的初步估计,弥勒堂极盛时约有近百名僧人居住。寺院的四周被石砌寨墙围护,宽2.2米,残高2米。根据现场勘测计算以及走访记录,弥勒堂当时的寨墙大约7米。

  为什么要修那么高的围墙?孙治刚说:“墙如此高,说明这座寺庙的防御性很强。”清代白莲教在川渝兴盛时期,很多地主武装将寺庙、山寨改装成防御堡垒,用以对抗白莲教。

  大渡口区文管所所长李国洪介绍,此次弥勒堂发掘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是重庆不可多得的专属寺庙,即只拜弥勒佛,在重庆有记载的不过二三处。

  重庆晚报记者 吴娟 摄影报道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