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诗词大会》收官 选手的诗词人生让人感动

2017年02月08日 15:53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参与互动 

  近期备受关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决赛在昨天(2月7日)正式收官,如大家所料,淡定从容、“飞花令”中出口成章的武亦姝笑到了最后,夺得了本季大赛的桂冠。

  其实,除了这位貌美如花、出口成诗的00后少女之外,在本届大会中还有很多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从8岁的小朋友冯子一到40岁的农村大姐白茹云,每一个人都有他的诗意人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8岁男孩的诗意人生

  冯子一,8岁,是一名居住在上海的4年级小学生,连续两年跳级,小小年纪已经能背诵很多首古诗词。

  小朋友最喜欢的古诗词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为父母常年在北京打工,而自己却只能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上海,想用这首诗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

  谈及对自己父母的思念,冯子一说自己并不敢直说,因为他怕母亲哭,而是将一首《游子吟》送给自己的妈妈。

  虽然小朋友没有能够晋级,但是从小找到自己的爱好,体恤自己的父母,并且拥有超出同龄人很多倍的诗词积累已经让所有人为之自豪。

  如果用一首诗来形容这个8岁小男孩的人生: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再合适不过了。初露头角的小朋友,一定会拥有生机勃勃的人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16岁少女的诗意人生

  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让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总决赛中,武亦姝最终胜出,成功登顶。

  武亦姝在个人追逐战中过关斩将,成为这个环节最高分获得者。在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环节,她与博士姐姐以“月”字吟诗,被提醒所说诗句重复了,她立即脱口而出《诗经·七月》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反应之迅速、心理之稳定,瞬间圈粉无数。

  长发披垂,柳眉凤目,身材颀长,将一身汉服穿得飘逸出挑,诗词储备丰富,写得一手好字,这位16岁少女的从容淡定,加上上海高中名校的就读背景,堪称“颜值与才华齐飞”。

  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这位16岁少女,“腹有诗书气自华”说得就是这样的女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武亦姝如是,城市文化中诗书气质的培育亦如是。

  本届诗词大会中,16岁的姜闻页、13岁的侯尤雯都如武亦姝一样对诗词充满了热爱,这种热爱干净、纯粹,不带任何功利!

  留取丹心照汗青——海事局公务员的诗意人生

  朱杰,广州海事局的一名公务员。主要工作是出海巡航和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在十年海事生涯中,他以家国为重,七次参加南海巡航,航迹遍布祖国南海各个岛礁。

  自幼爱好诗词的朱杰,善用平实的语句抒发真挚情感。出身军人世家的他,家国情怀深入骨髓,会背的第一首诗就是文天祥的《南海》,该诗结尾两句“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正是他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的定场诗。

  朱杰现场讲述了广州海事人扎根大海,服务社会,实现“惶恐滩头驱惶恐,零丁洋里不零丁”的故事,讲述了巡航南海,建设三沙,体现海事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崇高情怀的故事。

  如果用一首诗来形容朱杰的“海事人生”的话,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朱杰以及所有为我们保家卫国的海事工作人员的人生写照。家国情怀就是他们的诗意人生。

  一片冰心在玉壶——39岁乡镇女医生的诗意人生

  牛丽珍,39岁,江苏滨海的一名普通乡镇医生。由于卫生院人手紧张,她一个人兼着3份工作。一年365天,几乎有360天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乡镇医生与城市里医院的医生不同,每天都要到村子里给村民体检、看病,从医20年,牛丽珍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出发去往卫生院,平均每天要接待30人次检查,加班是经常的事,但她从来没有叫过苦,也没有向院领导提过任何要求。

  牛丽珍的丈夫在另外一个镇卫生院工作,两人都是忙得脚不点地,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已经上高二的儿子。尽管平时工作很忙,但牛丽珍读诗学诗却一直没有停止过。虽然在本次比赛中没有走到最后,但是牛丽珍对诗词的热忱从来都不会改变。

  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牛丽珍的人生的话,“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对她最真实的写照,对自己职业的“冰心”,对诗词的“冰心”都值得所有人敬佩。

  千磨万击还坚劲——40岁农村大姐的诗意人生

  也许在很多人的脑海中,“诗词歌赋”是文人才能“把玩”的专利,怎么都不能将其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联系起来。但是,这位来自河北邢台一小村庄的农村大姐白茹云却用行动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

  白茹云,40岁,河北邢台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6年前患了淋巴癌,为了省24块钱的路费,经常自己一个人周转5小时到位于石家庄的医院治病化疗,鼻子、眼睛、耳朵、嗓子都出了问题,耳朵听不清,眼睛老流泪,声带发音也不好。

  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消除白茹云对诗词的热爱,她反而更喜欢诗词,因为能从诗词中体会到人生的喜怒哀乐。

  白茹云诗词的积累源自于小时候看弟弟的经历,弟弟8岁时脑子里长了一个瘤,为了不让弟弟在发病时打他自己的头,白茹云就给弟弟唱着背诗,久而久之,自己的诗词量一点一点积累起来。

  如今的白茹云更加豁达,她认为生活的这些波折算不了什么,她还会继续坚强的走下去,继续喜欢古诗词。

  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白茹云的人生的话,“千磨万击还坚劲”最适合不过。历尽了磨难,仍能笑看人生,这种精神胜过无数沉甸甸的奖杯。

  都说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诗词没有界限,文化更没有界限。诗词中不仅包含对未来的美好祈愿,更多的蕴含了人生的感悟。

  诗言志,诗蕴情。夜深人静的时候,脱离工作的烦躁、暂别人间的浮华,静下心来,读一首诗,感受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

  千千万万首古诗词中,总有一首,书写了你的人生!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