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丝路”文化融合助推中国电影“走出去”

2017年11月30日 21: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丝路”文化融合助推中国电影“走出去”
    青年电影人国际大师班现场。 温馨 摄

  中新网福州11月30日电 (林春茵 邱陵)“我们应该互相倾听,再一起来创作。”香港知名导演、编剧张婉婷30日在谈及“青年电影人国际合作”时如是说。

  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缅甸、柬埔寨等来自丝路沿线国家地区的青年导演及电影业界代表,30日共聚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首度举办的“青年电影人国际大师班”,与海内外影视界大咖与畅议电影产业发展的痛点与制胜之道。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拥有49000块银幕,有望在未来两年内突破5万块,成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场。相较于2016年度世界票房涨幅仅0.78%,中国当年度票房涨幅达到11.83%,并于2017年再度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7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电影大数据白皮书》称,中国依然为世界电影市场的引擎。

  随着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市场斩获近13亿元人民币票房、泰国影片《天才枪手》擒下2.7亿元人民币票房等票房奇迹,中国电影市场正在用行动向“丝路朋友圈”描述具有说服力的合作蓝图。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受访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去”,与沿线国家甚至欧美国家进行技术合作,发生艺术、美学和文化思维的融合。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虽逐年上涨,但以2016年为例,国产片海外销售收入为38.25亿元人民币,还不及国内票房的一成。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张伟将海外票房视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最大“痛点”。

  曾执导《非法移民》《宋家王朝》《玻璃之城》《岁月神偷》的张婉婷认为,文化共识建立于“倾听”,这也是中国电影赢得海外市场之途。她透露新作将走进古巴,“两国电影差异不仅在于工业体系,也体现在剧组人员工作习惯中,所以电影人应该先倾听当地的声音,融入当地的生活,再来一起创作。”

青年电影人国际大师班现场。 温馨 摄
青年电影人国际大师班现场。 温馨 摄

  古巴知名导演阿曼多·托莱多·丘乔德奇也指出,作为以光影艺术联结丝绸之路的丝路电影节,越来越具有国际视野和元素,这意味着“丝路文化正在达成共识”。他邀请中国剧组到古巴互动,加强中古之间文化交流。

  在中国制片人关雅荻看来,在中国和美国全球两大电影市场的碰撞融合中,中美合拍首先要考虑的并非市场因素,而是用什么语言讲述故事,“中文和英文代表不同的目标受众,青年电影人要从中寻找最佳结合点,平衡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

  除文化融合外,本届丝路电影节的另一场“科技助力电影传播新模式”产业论坛亦提出,国产设备和国产影院等科技手段正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去”。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张伟介绍,中国研发的“电影新模式认证授权管理平台”标准化技术体系,目前在泰国、越南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明年出口泰国、越南的智能电视都具备中国电影的播放功能,未来还将向丝路国家推行。(完)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