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峡故事王刘德芳:绣口吐出峡江传奇(图)

2018年01月16日 09: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三峡故事王刘德芳:绣口吐出峡江传奇(图)
    刘德芳认为民间故事传承要从娃娃抓起 张国荣 摄

  中新网宜昌1月16日电题:三峡故事王刘德芳:绣口吐出峡江传奇

  记者 郭晓莹

  长江西陵峡口,夷陵楼临江而立。这是一座博物馆,展出的各类文物、书画、书籍、照片、工艺品等数千件。刘德芳正是夷陵楼里的“活”历史。

  日前,这位80岁高龄的“三峡故事王”,在夷陵楼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讲述自己的说唱人生。

刘德芳收徒 张国荣 摄
刘德芳收徒 张国荣 摄

  刘德芳出生于“民间故事之乡”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当地流传着2000多个民间故事,是第一批入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区。

  刘德芳年轻时,在四邻八乡打工干粗活,虽只读了两年书,识字不多,但记忆力惊人,背记的唱本多达数百万字。

  刘德芳会演皮影戏、唱山歌、打丧鼓,但最拿手的还是讲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来源于长江三峡千百年以来的口头创作,所表现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风土人情都是三峡地区民众所特有的,具有浓厚三峡区域特色。故事有笑话、传说等各种类型,亦褒亦贬、亦庄亦谐、老少皆宜。

  凭借一身才艺,刘德芳先后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国家级非遗项目下堡坪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故事家”称号,被专家誉为“三峡地区最具活力的民间故事家”。

  成名后的刘德芳不忘初心,常年活跃在学校、舞台和田间地头,应邀到各地讲民间故事,举办专场演出,把笑声带进了千家万户。

  但令刘德芳忧心的是,这些民间故事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讲述环境和讲述条件而远离了生活,加之人才匮乏、后继乏人,民间口承故事正面临消亡危险。

  虽然有关部门对刘德芳开展了抢救性记录工作,但是他却不希望这些故事未来只能存于影像资料中。“口承故事还是需要活态传承,这也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他说。前几年,刘德芳收了徒弟,担起了培养后继人才的任务。

  “讲民间故事光会背不行,叙事要铺垫,包袱要甩得响,台风也很重要,不能硬邦邦像个桩。”刘德芳说,讲故事并不是简单背诵,而要随机应变。

  让老人特别遗憾的是,前年一场大病后,他的视力、听力和记忆力都有所下降,身体也不似以前那般硬朗,一身本事却还没传给后人。

80岁的刘德芳依然活跃在乡村舞台 张国荣 摄
80岁的刘德芳依然活跃在乡村舞台 张国荣 摄

  如今,刘德芳依然守护着故乡的土地与灵魂的记忆,他取材于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既讲述传统故事,也创作现代故事,让民间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大三峡、小三峡,江中还有葛洲坝,城镇建设多繁华……”即便是一个简单讲述游客游三峡的故事,刘德芳也创作和运用大量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看似浅显直白,却在娓娓道来中曲径通幽。“民间故事只有贴近生活,老百姓愿意听,才能一辈一辈传承下去。”刘德芳表示。(完)

【编辑:陈海峰】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