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年轻一代走进群众艺术馆

2018年08月19日 16: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年轻一代走进群众艺术馆
    “咖乐集市”。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图 摄

  中新网上海8月19日电 题:中国年轻一代走进群众艺术馆

  作者 王笈

  创意夏日特饮,古董咖啡器具,手工羊毛杯垫……一场汇集沪上多家网红独立咖啡馆的“咖乐集市”18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以下简称“群艺馆”)举行,吸引了众多年轻“咖友”慕名而来。“90后”咖啡爱好者高远与好友第一次迈进了群艺馆的大门,“没想到群文(群众文化)还能这么洋气。”

  去德大或东海“吃”一杯咖啡,聊聊“风花雪月”、说说弄堂趣事,是上世纪80年代老上海交际圈里的时兴,这种渗透进上海人骨子里的咖啡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很多年轻人喜欢喝咖啡,甚至接触咖啡后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投身咖啡文化,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活动策划者周蓓丽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咖啡爱好者品出文化、喝出新意,“咖乐集市”应运而生。

“咖乐集市”。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图 摄
“咖乐集市”。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供图 摄

  这不是群艺馆打造的第一个属于年轻人的“爆款”项目。事实上,自2011年新馆开放起,上海市群艺馆便被寄予厚望,希望成为一处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新地标,撕去群众文化“一老一小”的标签。与周蓓丽年纪相仿的一群“80后”成为这支年轻策划团队的主力军。“群艺馆的领导班子希望我们把年轻人引进来,这也是很多文化馆的诉求,我们就做了一些尝试。因为没有相关案例可作参考,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挺艰难的。”

  2011年的“梦回童年80年代怀旧玩具展”,成为了周蓓丽团队首批尝试举办的此类活动之一。出乎众人意料的成功,让更多年轻人迈出第一步,带着自己的爱好,上群艺馆“投石问路”。

  “玩具的边界很宽,玩模型的一群孩子参加完玩具展后主动找到了我们,希望模型也能够进入群艺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吴榕美回忆。在团队的精心策划下,此后的每一个元旦都成为了“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赛”的固定举办日,几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模型爱好者聚集于此分享交流,中国、日本的模型厂商代表也会前来观赛。

  渐渐的,群艺馆在不同圈层的年轻人中间聚拢起了人气,明信片、宝丽来相机、橡皮章、羊毛毡等越来越多文化活动在此地“落脚”。每年“魔都手账集市”一出,数千手账爱好者便会在群艺馆外大排长龙;端午佳节的传统文化集市上,年轻女孩们相约来到群艺馆焚香品茶,追溯中国古老悠久的茶文化。

  吴榕美对此颇有感触,“现在年轻人的压力很大,能够感受到他们通过玩手账、明信片、橡皮章的过程,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获得了成长。”

  上世纪80年代起投身群文事业的吴榕美,可谓见证了国内群众文化发展的起起落落。在她看来,随着人们文化需求的“无边界化”,许多过去不太被知道、甚至不可能有的文化项目陆续涌现,书法、美术、摄影等传统类型的文化活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我们现在都是从年轻人的‘玩’里找项目,而且要玩得好、玩得有文化,给予他们积极、正向的引导。”

  “群文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学习、心态年轻,要有好奇心,喜欢尝试,善于接受新事物,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群文、走进群艺馆。”吴榕美说。做了一辈子的群文“守护人”,吴榕美常被同事称为“我们年轻的吴老师”。(完)

【编辑:郭炘蔚】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