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走上“前台”的桃花坞木刻年画青年传承人

2019年01月15日 15: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通讯:走上“前台”的桃花坞木刻年画青年传承人

  中新社苏州1月15日电 题:走上“前台”的桃花坞木刻年画青年传承人

  中新社记者 钟升

  低头刻几笔,孙一波总会停下来重新审视一番自己的作品。15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内,5人的青年传承人团队正埋首于年画的制作中。今年开始,他们将登上传承的“主舞台”。

资料图: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王琦 摄
资料图: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王琦 摄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每逢春节,苏州家家户户都会贴上一幅桃花坞的年画。

  随着时代变迁,贴年画的民俗在江南渐渐消亡,传统木刻年画的制作工艺也逐渐凋敝。2001年,年画社被整体并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由学院遴选优秀学生帮助传承桃花坞年画技艺。2018年12月,年画社的老师傅、桃花坞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房志达突然去世,青年传承人们一下被推到了非遗传承的“前台”。

  “房师傅是还坚持刻画的唯一一位老师傅,他的去世如同一个时代结束了。对我们来说,就像失去了一个主心骨。”27岁的张飞帆2012年加入年画社,在他看来:“以前有什么做错了,师傅会给你指出来。现在开始,制作、传承都交到了我们手上,得靠我们自己了。”

  目前,张飞帆的月工资仅有3000元(人民币,下同),“加上奖金每个月差不多4000元出头”。他认为:“虽然靠这个赚不了大钱,但我还是很喜欢的”。

  孙一波是年画社首期研修班中仅剩的学员。身为“大师兄”的他是团队的领头人。他回忆:“师傅生前曾对我说:‘我对桃花坞年画很担心。我们这一批人已经老了,我不希望这项技艺随着我们一同消失’。我要将师傅的心愿延续下去。”

  新年前夕,年画社还没有接到订单。对此,孙一波颇为淡然。他介绍:“这几年春节前的订单数都在下降。如今江南地区已经没有过年贴年画的习俗,我们只有把年画做成工艺品和装饰品才有出路。”

  孙一波认为,没接到订单不等于公众不重视桃花坞年画。“近几年,邀请我们去教授年画制作技艺的培训班越来越多了。年画社开了网店,一幅大尺寸的年画能卖到一万八千元,小尺寸的也卖到了上百元。”

  目前,孙一波正埋首于复刻明朝书画家陈洪绶的《水浒叶子》。他表示:“现在就是想做一些精品出来,对自己、对师傅都能有个交代。”

  2018年,学院将包括桃花坞木刻年画在内的20多个非遗项目制成了面向全国公开的网络课程,以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这项古老技艺。(完)

【编辑:郭梦媛】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