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终年65岁 曾当过屠夫

2019年01月23日 12: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笑着来到这个世界”的林清玄走了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23日电(记者 宋宇晟)综合台湾媒体消息,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因病去世,终年65岁。其家属向媒体披露,林清玄是在台湾的家中安详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林清玄身上有诸多为人熟知的标签,其中大多数与文字有关——曾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创下150次再版的热卖纪录;30岁前拿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文章数度被摘录进入语文课本;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资料图: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山西太原和读者交流“读书与生活”话题。 李新锁 摄
资料图: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山西太原和读者交流“读书与生活”话题。 李新锁 摄

  曾谈死亡:我的书会和你们相伴

  “林清玄有一天一定会死,但我会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假如晚上会死,早上我还会在写作,我的书会和你们相伴。”2017年,在一次活动中,林清玄面对读者这样谈起对死亡的看法。

  如他所言,优美的文字构成了人们对他的印象。

  在其一生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多部作品被大陆、港台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其中《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等作品广为熟知。

  “第一次发表文章时,大家就都说我是天生的作家。”林清玄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处女作。

  小学三年级即立下了一个志向:要当一名作家。为什么当作家?林清玄笑谈,“因为作家可以写出动人的文章”。

  虽然几乎没人相信他的这个理想,但林清玄已开始为此努力了。

  立志从文的林清玄每天都在不断地写——小学时每天500字,中学时代每天1000字,大学时每天2000字,毕业后每天3000字,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不辍。

  他后来的工作也与文字息息相关。他曾在多家媒体做记者,后来又专注于写作。

  “你的愿望会决定你的人生,你小时候有什么愿望,就会决定你有什么的导向,你出生在哪里?你的条件是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内心有没有强大的愿望,支持你走你的人生之路。”林清玄曾这样评价自己这样的经历。

资料图 林清玄在演讲。蔡震/摄 图片来源:
资料图 林清玄在演讲。蔡震/摄  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农夫之子的“作家梦”

  这样的经历说来简单,但对于林清玄这样一个出生在台湾的偏僻乡村,祖祖辈辈都是农夫的人来说,殊为不易。

  他曾回忆,小时候考试挂了科,父亲却“高兴”地说,终于找到农夫继承人了,因为哥哥姐姐成绩很好,不可能继续当农夫了。

  父母也并不知道写作为何事。林清玄小时候说长大了要当作家,说作家就是写写东西就可以收稿费,还因此被父亲怒斥:“哪有这么好的事?”

  在林清玄的记忆里,童年总是和饥饿联系在一起。他自认,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从来没有一天吃饱过。

  林清玄有十八个兄弟姐妹,他在家排行第十二。“我们端起饭来不会马上吃,吐一口痰进去拌一拌,这样才可以安心吃,不然你头一转回来饭就少一口了,因为哥哥姐姐他们也从来都吃不饱,都是盯着别人的饭碗在看。”

  那时,林清玄眼中的幸福很简单。幸福就是一个小孩子连喝三瓶汽水,打出嗝。

  中学之后的林清玄离开家乡,曾在高雄码头当过搬运工,摆过地摊,在洗衣店里每天洗几百条裤子、几百件衬衫,甚至做过杀猪的屠夫。

  “我曾经在屠宰场杀猪,很多人没法想象,工作完回到我自己租的小房子里,洗完手后,晚上开始写作。”

  他觉得,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白天是生活,晚上是精神。

资料图:林清玄作客广州南国书香节 朱延生 摄
资料图:林清玄作客广州南国书香节 朱延生 摄

  两岸文学应多多“手牵手”

  多年前,作为迁台的第11代,林清玄曾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漳浦县,在那里找寻林氏族谱。

  这些年,他在大陆出版的书籍也有几十种之多,其中不少还被收入课本。

  他认为,这就是文化交流的结果。“两岸在文化上会打破越来越多的界限,我很乐观,两岸会越来越好,合作往来会越来越多。”

  林清玄几乎走遍了大陆东南沿海,但东北、西北还有一些空白。他几年前曾表示,还要“继续行走和分享”。

  令他感慨的是,第一次去大陆并不是去推荐自己的书,而是去捐助希望小学,并用稿费资助大陆农村的高中女生到城市上大学。而如今大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林清玄也欣赏大陆文学创作的蓬勃。在他眼里,现代社会资讯发达,两岸年轻作家从事的文学写作,在文风上已经没有任何界限,不像过去大陆文学作品文风较为“沉重”,而台湾作家文风较为轻快。

  他觉得,站在高处看,文学上没有两岸问题。两岸文学手牵手才是更好的状态,会走向更好的文化视野。(完)

【编辑:张燕玲】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