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代表委员热议文化自信 “走出去”也要“收回来”

2019年01月31日 19: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代表委员热议文化自信“走出去”也要“收回来”
    图为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王刚 摄

  中新网杭州1月31日电(方堃 林波 葛晶)近年来,在不断加快的“走出去”进程中,中国文化正越来越多地被世界了解和接受。1月31日,在浙江省两会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聚焦文化自信,呼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要“收回来”。

  从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再到实证中华5000年的良渚文明,千百年来,浙江文化基因一直流淌在岁月的长河里。

  “当我们喝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的时候就成了茶文化;当我们穿衣不仅仅是为了穿暖的时候,我们称之为时装文化;当我们吃饭不仅仅为了吃饱的时候就是餐饮文化……”在浙江省人大代表、江南民间艺术馆馆长何晓道看来,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浙江文化也到了走出国门,彰显文化自信的时候。

  在何晓道看来,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呈现出规模大、形式多的特点,“而今我们也需要加强文化的民间交流。”

图为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王刚 摄
图为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王刚 摄

  伴随着文化“走出去”的东风,《风从海上来》《遇见大运河》《牡丹亭》等一个个“浙江产”节目不断闪耀在迪拜、英国和德国的舞台,重新演绎了经典名著。

  在此机缘下,何晓道建议,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要“收回来”,“世界文明是相互交融的,交流不能只‘走出去’,也要‘收回来’,例如回收有文化积淀的欧洲老家具、器物等物件。中华文化也要融汇古今、中西贯通。”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文化发展的方向;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坚守传承,注重浙江文脉的延续,是建设文化大省的必由之路。

  在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菁看来,只有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立场,才能在中国和世界的戏剧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那么,如何厚植文化自信沃土?“我们要加强文化的内容支撑,将一个个文化点串珠成链。”王晓菁如是说道。

  以宁波东钱湖建设为例,王晓菁解释道其在做规划时,就把文化内容进行规划,“那么当人们在东钱湖时,不仅能感受到湖山之美,也能感受到文化气息,这就是文化集聚做精。”

  “如今,全国都提倡文化自信。杭州是南宋皇城所在地,理应将‘南宋文化’重现于世,让更多的人了解宋文化。”浙江省政协委员、杭州利星百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敏表示,要通过资源共享、大数据联动和打造重点项目等举措,打响“诗画浙江”的品牌。

  陈敏直言,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全国各行各业都推行电商化赋能,“文化的发展也应该搭上这趟‘快速专列’,借助各类新媒体工具,将传统文化以崭新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完)

【编辑:邢天然】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