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温州书记自称“温二代” 冀温商回乡发展反哺家乡

2012年02月01日 15: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温州2月1日电 (记者 李飞云)2月1日,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面对1300余名各地温商自称是“温二代”,介绍温州近十年发展概况,并向温商描绘温州未来发展蓝图,希望温商回乡发展,反哺家乡。

  近几年,“温州模式”拖着老旧的步伐,步履艰难,备受质疑,去年一场金融风波更是凸显温州产业空心化。

  2月1日,在世界温商大会上,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说,“1999年,我在嘉兴担任常务副市长时,就带队到温州来招商,现在嘉兴有很多温州人在投资发展。”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间,中国各地县市区频频到温州招商引资或考察“温州模式”,温州为此而推出颇具特色的商务旅游,并形成200多万温州人外出投资的庞大企业家队伍,在中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建立有204个商会,同时还在全球131个国家建有247个侨团。

  当温州人外出的同时,温州的民间资本亦离开温州,而温州本地企业发展滞后,为此,温州政府紧抓温州“人”的要素,政府“拉温商、打侨牌”举措频频。

  陈德荣在会上表示,温州是温商的家园,温商是温州的骄傲,“古人说,富贵不返乡,如锦衣夜行。以前,温州缺乏好项目没有平台,现在温州有400多个项目,投资规模达4700亿元人民币,发展空间广阔,正是温商回乡发展好时机。”他还极富说服力劝说温商:“我这个‘温二代’正为温州发展努力,身为温州人,发展家乡,义不容辞。”

  目前温州所推项目中,不乏有专为温商将总部迁回家乡“量身定做”。

  广东中山温州商会会长杨勇亦表示很想回家,希望政府更给力,“如果政府的政策更优惠、能解决土地问题,其实这些在外的温商还是很愿意回乡发展的。”

  而来自加蓬共和国的华侨徐恭德,是GADICOM总栽、德嘉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加蓬华侨协会会长,几年前已在温州鹿城临江兴办大型木业公司。徐恭德是在他舅舅让·平到温州“寻根”之后,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漂洋过海,在赤道附近的非洲大陆上赤手空拳创业成功,成为加蓬的“木材大王”,新世纪初,他返乡投资3000万美元,“我是温州人,总是希望能为家乡做点事”是他的初衷。

  如果说徐恭德的回归是基于“乡情”,那么在江苏发展起家的刘顺峰,则多少受到当地政府政策的引导,2011年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园区内挂出温州中光科技有限公司的牌子与开发区签定协议,计划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设光通信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

  据温州官方统计,温州去年引进在外温州人回乡投资项目87个,回乡投资总额126.7亿元,约占温州内资引进项目总数的69%,到位资金并实际投入27.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2个,到位资金累计2亿元,主要涉及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以及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等新型经济业态。(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