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农办确定江苏省为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

2012年04月06日 08:51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4月5日,中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暨江苏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启动会议在南京召开。省委书记罗志军,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石泰峰主持会议。

  罗志军在讲话中代表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中农办长期以来给予江苏“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中农办把我省农村改革试验区作为联系点,共同推进我省农村改革试验探索,这是全省“三农”工作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中农办的有力指导下,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农村改革试验工作,力争为面上的农村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罗志军对我省农村改革试验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要围绕全省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大局,着眼于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大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加强探索实践,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增强活力、增强动力,推动发展、推动建设。

  第二,把握方向,健康运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按照中央提出的形成城乡平等的生产要素交换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创新农村金融制度。要坚持增进农民利益,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基本出发点。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把握好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实现封闭运行、风险可控,通过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

  第三,城乡联动,统筹推进。要牢牢把握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牢牢把握“三化同步”重大原则,通过改革创新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长效机制,形成农村内生发展、外部大力支持的生动局面,形成互动并进、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既要通过农业农村内部改革,增强发展活力,更要注重城乡改革联动,综合配套,整体推进。

  第四,尊重实践,鼓励创新。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试出经验和成果,省里再来总结、加工、完善、提高,上升为指导全省的改革举措。

  罗志军强调,各试点地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改革试验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改革试验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省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农村改革试验工作,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推动改革试验形成合力,为全省“两个率先”的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陈锡文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村改革的创新性实践。对推动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工作,他强调指出:第一,要继续为全国提供新鲜经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把握试验方向,先行先试,既要促进自身发展,又为推进全国农村改革发展摸索经验,作出贡献。第二,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探索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试验的主要内容。第三,要着眼全局。认真把握中央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调查研究,找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突破口。要总结借鉴国内外农业农村制度建设经验,博采众长,创新思路和采取有效举措,及时总结试点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他表示,中央农办将按照中央要求,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认真总结江苏农村改革经验,及时转化为制度性成果。

  石泰峰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他强调,各试点市县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研究完善改革试验方案。要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利益增进、农村发展活力增强作为改革试验的重要目标,把解决农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真正让农民得益受惠作为突出要求,强化机遇意识、创新意识,选准突破口,落实新举措,扎扎实实加以推进,确保农村改革试验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推动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据了解,为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省委、省政府确定苏州市和12个县(市、区)开展农村改革试点,建立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同时中农办将试验区作为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在中农办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重点在农业经营机制、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征使用制度、农村金融制度、户籍制度、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创新等七个方面开展试验。苏州市和如皋市、东海县负责同志在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沈维农 顾雷鸣)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