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家口纪行:一个农民戏校的30年浮沉(图)

2012年05月13日 10: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张家口纪行:一个农民戏校的30年浮沉(图)
72岁的李占高展示赵川农民戏校的演出照片。肖光明 摄 肖光明 摄
赵川农民戏校发展的历史照片。 肖光明 摄 肖光明 摄

  中新网宣化县5月13日电(陈国林 肖光明 崔涛)河北宣化县赵川村村委会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略显褪色的戏剧凤冠霞帔引人注目。12日下午,初夏的阳光透过玻璃斜照在李占高的办公桌上,这位72岁的老人向中新网记者讲述了赵川农民戏校从遗失到重生的三十载浮沉之路。

  曾经的辉煌

  有“京师锁钥”、“神京屏翰”之称的河北宣化县毗邻山西,晋剧作为传统剧种流传广泛。出于对戏剧的喜爱,上世纪80年代初,富裕起来的赵川村萌生了创建农民戏校的想法。

  “当时中央号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进行,赵川村当时已是省里的富裕村,我们想让村里人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李占高说。

  1985年1月,赵川农民戏校成立,主要学习晋剧。校址设在了赵川村文化中心,占用了37间房。1985年12月,戏校在《张家口日报》上刊登了招生的消息。据李占高回忆,当时有140多人报名,经过考试选拔,他们留下了80多人。按照唱腔、身段等进行了组合分班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戏校还专门找来了张家口、宣化地区各晋剧团的新老名角。据戏校的学生马贵云回忆,当时他去戏校学习时只有14岁,在戏校里边学习文化知识边排练,三年后能演出60多部戏。

  李占高说:“八十年代末,戏校每年都可以演出250至300多场。人们非常喜欢看,当时的河北省委副书记李文珊来看过三次”。1990年,在河北省举办的第三届戏剧节上,这个“草根戏校”代表张家口出席并获得了第三名。

  对于收益,李占高说起来很是自豪,“当时农民戏校的每场演出门票是2块钱一张。这在当时,可是张家口地区最高的票价。” 据宣化县县志记载,1985年到1988年,这3年期间,赵川农民戏校就演出175场,收入7万元。

  无奈的停办

  好景不长,经济收入决定了戏校的发展。1995年以后,“赵川农民戏校”的收支状况越来越不尽人意。

  李占高说,从1995年开始,演员们工资越来越高,而戏校一年只有几个月的演出时间,演出费用根本不够给演员发工资,每年都是亏损。

  “当时演员的工资都要求上涨,工资从100元左右上涨到了300多元,收入虽然跟其他工作相比还是少得可怜,但对于剧团来说已经是很难支付了。因为几年间,晋剧演出的价格一直都没有上去,戏校每年都在亏钱。”李占高说,“当时政府对文化事业有一些支持,但也是杯水车薪。”

  原张家口市青年晋剧院的演员吴剑利也有同样的感受:“1998年左右,是戏剧文化最为低谷的时期。”当时作为主演的她,每个月的工资也就只有100块钱左右,出差补助的化妆费,每天只有1块多钱。

  无奈之下,1998年,“赵川农民戏校”停办。

  再度起航

  2011年2月24日召开的张家口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该市颁发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提出具体扶持政策,重点打造八大文化产业发展工程。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发展得到重新重视,也让李占高看到了晋剧重生的希望。2011年,一直放不下晋剧的李占高又成立了张家口春蕾有限传播公司,而这一以晋剧演出为主的公司,将原来戏校的学生、教师又重新凝聚起来。

  李占高说,从2011年10月份到年底,公司就出演了60多场。2012年1至5月份,就上演了120场。现在,除了农忙时节,剧团有半年的时间在外面演出。一场演出至少要3000元左右,而普通演员的工资最低的也有2500元,主演都达到4000至5000元左右。

  原来赵川农民戏校的学生,而今在山西从事婚庆典礼策划的尹成山对记者说,“我是真心喜欢晋剧,不忙的时候跟着李占高老师继续演出,每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

  让李占高想不到的是,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张家口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表彰大会上,他获得了3000元奖金和证书。几天后,张家口市又给剧团赠送了2万多钱的音响设备。

  经历了戏校起伏的李占高说,虽然现在的情况有了好转,但晋剧想要发展,必须要出精品。面对着排练场地、服装道具更换的压力,李占高没有谈及未来。(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