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组织4万干部下基层解民困 要求一竿子插到底

2012年05月23日 11:2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以“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新疆组织4万多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综述

  “3月11日,村民反映水渠上应该修个闸门;3月12日,玉素甫有高血压,妻子患有多种疾病,家庭生活困难,孩子上学难……”下派到新疆精河县茫丁乡的工作队成员王国栋的“民情日记”将百姓家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除了记录,他还把村民反映问题的材料夹在其中,并详细列了解决问题的时间表。

  今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决定,自2012年2月至11月,抽调42283名能力素质好、群众观念强、熟悉基层、懂双语的干部,组成9412个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的工作队(组),驻村驻社区开展工作,利用10个月时间完成包括民生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维稳常态化建设等七大中心任务。一场轰轰烈烈的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天山南北正式拉开帷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韩勇说,在当前全疆形成大建设、大发展热潮的大背景下,新疆既面临发展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社会矛盾凸显期。只有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亲力亲为,才能通过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自治区对下派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要一竿子插到底,努力保证群众有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对于下派干部驻村蹲点,自治区更是作出认真、细致的规定:工作队须进家入户开展实地调研,每天走访一次居民群众,每周开好一次民情恳谈会,每个干部都有民情日记……记者了解到,在工作中,各工作队在进驻村和社区的第一时间全面开展了走访入户活动,并着力掌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环节和制约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

  与此同时,工作队(组)还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向基层各族群众宣讲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和“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为主题的形势教育,突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群众法制意识;宣传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全国两会精神和国家、自治区的各项惠民政策及对口援疆省市的无私帮助,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致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活动安排部署,哈密市东河区搭建“会跑的办公桌”,建立1+N服务模式(即1名专职干部,至少掌握两项以上业务办理程序),成立全程代办服务队,在居民小区设立流动办公点,每月一次“便民服务周”活动,方便居民办理医疗保险,领取计生药具,咨询低保政策。发挥社区便民服务车功效,有针对性地把服务重点放在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家庭和孤寡、独居老人身上,随叫随到。

  在“塞外江南”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各工作组走访5300余户居(村)民;在阿克苏地区各乡镇,驻村干部干农家活,吃农家饭,说农家话,睡农家炕,他们走访了6万余户群众,收集群众意见,提供致富信息,协调帮扶资金,已为群众办了3000多件好事、实事……

  采访中,不少下派干部向记者反映:干部下基层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也培养锻炼了干部,干部工作作风变得更加扎实、更加务实。(记者 阿依努尔)

【编辑:肖媛媛】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