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贫困女孩用偶像拼贴世界 感恩官员称其“省城伯伯”

2012年07月16日 14: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贫困女孩用偶像拼贴世界感恩官员称其“省城伯伯”
    刘韶宁家里的一抹亮色,是卧室墙上贴得满满当当的明星海报,记者数了数,一共12张。每年过年的时候,刘韶宁都会去集上买两三张明星海报,一元一张。对于这个迄今支配过最大面额人民币仅为10元的孩子来说,这些海报加起来可谓“价值不菲”。图为刘韶宁向记者介绍她喜欢的明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年仅12岁的刘韶宁面条、炒豆角做得很拿手。图为刘韶宁在帮爸爸择菜。翟羽佳 摄
    一年前,将刘韶宁从辍学边缘拉回来的,是她现任班主任胡丽桃。图为胡丽桃(左一)在宿舍内跟刘韶宁谈心。翟羽佳 摄

  中新网石家庄7月16日电(记者 鲁达 牛琳)“我现在最想去石家庄,那里有高楼,有动物园,还有一位善良的伯伯。”刘韶宁说。

  这个来自河北元氏县西部山区一个单亲家庭的12岁女孩,迄今到过唯一的城市就是县城。在她眼里,石家庄是省会,也是河北省“最大”的城市。实际上,石家庄就在元氏县北邻,两者距离不过30余公里。

  让刘韶宁对石家庄倍感亲切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里有一个心地善良的伯伯。刘韶宁认为,如果没有这位伯伯,她恐怕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坐在教室里念书了。

  “尊敬的孙瑞彬伯伯,您好,我是元氏县第七中学的一名初一新生,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给您写这封信。由于您对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全力支持,让我这个家庭贫困的山里娃有了到县城上学的机会……”这是一封写于去年10月份的信,写信人正是刘韶宁。重新踏入校园的第二个月,不善言辞的小姑娘写下了这封信寄给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

  刘韶宁说,写这封信,只是为了把心里的感恩表达出来。

  去年3月,石家庄市启动“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拟利用2至3年时间,在平山、赞皇、灵寿、元氏、行唐、井陉6个山区县,新建、改扩建6所城区寄宿制初中和50所中心乡镇寄宿制小学,将深山区孩子全部接出大山,免费异地安置到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就读。这项工程的发起者孙瑞彬,就是刘韶宁口中的那位“伯伯”。

  而在此前,在刘韶宁眼里,小学毕业的她最现实可去的地方是村里的被罩厂。在那里,工资是计件的,每天叠被罩可以挣二十至三十元人民币。

  据介绍,刘韶宁的家在元氏县苏村乡岳庄村。在她未满3岁的时候,因为贫困,母亲离家出走。家里只剩下父亲、她和比她大三岁且患有癫痫病的姐姐,全部生计靠只有初中文化的父亲刘竹秀种一亩多薄田来维持。

  在岳庄村,刘韶宁家3间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的土坯房,在四周红砖房的映衬下显得低矮逼仄。东间是杂物储藏室,除一辆老式自行车外,里面最值钱的家当当数一台半新的缝纫机。刘竹秀说,这还是当年跟刘韶宁的妈妈结婚时置办的。西间是卧室,屋内光线昏暗,以至于必须打开日光灯才能看清楚里面的摆设。一台上世纪九十年代生产的老式电视机,成为个家里最时髦的家电。

  记者发现,这个家的一抹亮色是卧室墙上贴得满满当当的明星海报,一共12张。每年过年的时候,刘韶宁都会去集上买两三张明星海报,一元一张。对于这个迄今支配过最大面额人民币仅为10元的孩子来说,这些海报加起来可谓“价值不菲”。

  “我想上学,老师说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可小学毕业后,家里没钱供我上初中。我本来想去村里的被罩厂打点儿工,挣点儿钱。”说这话时,刘韶宁的眼神黯淡下来。

  从外形上看,她还俨然是个孩子,不足一米五的个头,还没有开始全面发育的身体,让人无法把她跟“打工者”的身份联系起来。

  一年前,将她从辍学边缘拉回来的,是她现任班主任胡丽桃。

  “胡老师当时来我们村招生,她说石家庄有个‘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可以到县城读初中,还免费吃住。”刘韶宁欣喜地意识到,她可以重新坐到教室里读书了,虽然她或许并不清楚这项工程对像她这样的山区穷孩子的命运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今年5月22日的日记里,刘韶宁这样描述自己的新校园:“我们教室里干净整洁,校园变得像花的世界一样,有丁香的味道,香极了。”

  在新学校,刘韶宁第一次吃到牛肉炖土豆,第一次使用普通话跟同学们交流,第一次见到多媒体,看了平生第一场电影《大闹天宫》(一部中国老动画电影),第一次从老师那里得知还有一种3D电影……

  和刘韶宁一同受益的,还有18400多名山里娃。石家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涉及该市6个山区县的45个乡镇,覆盖人口60万。去年,该市完成6个山区县56所项目学校的规划设计,其中28所项目学校开工投用,安置山区学生18431名。今年,按照计划,山区6县需完成剩余28所未开工项目学校建设和部分学校在建项目,规划投资6.7亿元,新增转移安置山区学生2万余名。

  如今,刘韶宁的身份,已经是元氏县第七中学即将升入初中二年级的中学生。对于未来,刘韶宁多了很多憧憬。她说,将来想当医生,治好姐姐的病。她还想在县城买处房子,把爸爸、姐姐接出大山。而眼前,她最想给爸爸买部手机,在学校想爸爸的时候,可以通个电话。

  在她心目中,除了最最让她感恩的孙瑞彬伯伯,现在又多了一个现实中的偶像,那是村里一个个刚刚考上博士的大哥哥。“我将来也要当博士!”刘韶宁说。(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