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走进“彝家新寨” 感受彝民新生活

2012年08月12日 23: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凉山8月12日电 题:走进“彝家新寨”感受彝民新生活

  作者 刘冰

  上世纪50年代,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前身——凉山彝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凉山“一步跨千年”,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此前的凉山彝区是中国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保持了之前一些原始的生活习惯,如随地而坐、席地而卧、裹毡而眠,显得与现代社会有些“格格不入”。

  近些年来,为改变彝区农村落后面貌,官方开展了“彝家新寨”建设,并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促使彝族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在凉山建州60周年前夕,中新社记者踏访“彝家新寨”,感受彝民新生活。

  走进美姑县特西村的“彝家新寨”,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整的路面、一座座具有彝族特色风格的房屋建筑、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每家每户都在墙壁涂上了彝族特有的“羊角纹”,寓意吉祥如意。

  记者来到村中的一户农家新居,看到两间独立的砖瓦房和一间饲养牲畜的大棚围绕着位于中间的小院,布局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走进房间,地面上贴着地板砖,电视、沙发、桌椅板凳等生活家具一应俱全,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村里每户都通了电、安上了自来水。新寨里还有自己的村活动室、村卫生室等。

  “我们村以前很穷,大家住的都是土房。以前一家一年的收入只有5000元人民币,现在能有五六万元。我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养猪、养羊,还有退耕还林国家给的不少补贴。尤其是自己种的莲花白现在特别出名,村里有合作社帮我们销售。每年收获的时候,成都、宜宾的买家都是自己开着货车来我们村子采购,可红火了!”村民阿正瓦千激动地告诉记者。

  据特西村村长恩扎古布介绍,2011年,特西村开始实施彝家新寨建设,政府给每户投资2.8万元人民币,村民自筹一部分。特西村目前一共134户,544人。新寨的建设极大改善了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昭觉县的城北乡谷都村,陆续搬进彝家新寨村民的生活同样是过得红红火火。一排排别具特色的彝族房屋错落有致,墙壁上众多红色的“羊角纹”图示更显得喜气洋洋。

  据村支书勒尔木呷介绍,谷都村现在总共有1662人、526户。耕地面积1347亩,人均收入达到了3260元,而原来只有600元。

  “以前人和家畜都住在一块,房子很矮,都是木板和土墙。现在每户都有沼气池,厕所、猪圈都建到房子外面,住的条件改善了很多。”勒尔木呷说。

  “这些政府帮我们建的新房子,每天看着特别高兴。”38岁的彝族妇女拾以作作引领记者走进自家新建好的房子,高兴地介绍她家这些年的新变化。

  四川官方为了改变彝族民众随地而坐、席地而卧、裹毡而眠的生活陋习,推出了深入民心的“板凳工程”。在四开乡沟洛村的彝家新寨里,家家户户都有好几把政府赠送的小板凳。与此同时,政府还为彝族民众发放了新生活“四件套”:橱柜、碗柜、餐桌、生物能源灶,从根本上改善了彝族民众烟熏火燎、衣食敞放的生活习惯。

  当记者离开彝家新寨时,村民们用他们特有的彝族舞蹈表示对远方客人的祝福,并不停地挥手告别:“再见,再来”。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四川官方投入巨资,陆续启动“彝家新寨”建设,按照规划,5年内将建设上千个“彝家新寨”。目前,随着越来越多村民入住建成的新村新寨,彝区民众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