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生态治理“起死回生”

2012年09月17日 17: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生态治理“起死回生”
奇台县乔仁乡千亩枸杞种植基地和林下养殖。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17日电(记者陶拴科)记者17日从新疆奇台县林业部门获悉,经过10年时间当地林业部门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建起了一条横贯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3-5公里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防风固沙林带的逐渐生长成熟,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生态治理出现转机。

  今年9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沙治沙多业一体化发展工作会议在新疆奇台县召开,国家林业局治沙办副主任徐庆出席了此次会议。林业专家对10多年来,奇台县林业部门人员在防风固沙方面坚守、执着与沙患拼搏的艰苦工作给予了肯定。

  奇台县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沙漠、戈壁占53.56%。全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横贯县境中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采樵和过度放牧等因素,沙漠前缘植被破坏严重,沙漠活化速度加快,流沙以每年2.8—3.5米的速度向南移动,一度出现了沙进人退的局面。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日趋严重的沙患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奇台县借助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动员全县力量,在其北部沙漠前沿,营造了一条横贯全县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3-5公里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为保证防沙治沙的成果,奇台县多年来坚持将林业重点建设工程与农业部门的农业节水工程、生态农业工程,水利部门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畜牧部门的退牧还草、禁牧封育工程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多业一体化防治模式,同时与自治区内外科研院所不断加强合作,将新技术用于防沙治沙工程。

  截止目前,该县完成人工造林73.9万亩,封沙育林100万亩,建立北部荒漠公益林管护站点5处,对489万亩沙漠戈壁荒漠林区实行全面管护。森林覆被率由2006年的5.83%提高到了7.45%,活立木蓄积量达到605万立方米。城区绿化覆被率达到了36.2%,平原农区森林覆被率达到了16.6%,绿洲内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目前,奇台县在沙漠前建起40万亩防风固沙林,西北湾牧场梭管件防护造林示范基地、自灌溉水箱造林技术示范基地和数字生态监测点,乔仁乡千亩枸杞种植基地和林下养殖,半截沟镇饲料种植基地等。多种防风固沙项目的逐渐成熟,原来的沙患现象得到了遏制,生态逐渐恢复。(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