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朱轼墓:不是名胜的古迹

2012年10月04日 18: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探访朱轼墓:不是名胜的古迹
乱草丛生的朱轼墓。钟升 摄
朱轼后人朱世传老人满是无奈地面对着凋敝的朱轼墓。钟升 摄

  中新网南昌10月4日电(钟升)4日,记者探访了位于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的清朝重臣朱轼的墓地,并在当地朱轼后人的陪同与讲解下,了解了古墓不容乐观的现状。

  朱轼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因其曾担任乾隆皇帝的老师,死后归葬家乡时乾隆皇帝御赐其“帝师元老”的称号。朱轼墓所处位置较为偏远,平时除了当地人很少有人前往。

  在朱轼后人朱世传老人的带领下,一行人从老人家驱车20多分钟才来到了墓前。只见墓的入口处有两只驮着石碑的石龟,上面的部分文字因为长年的风吹雨打都模糊不清了;稍远处是一座石牌坊,上书“帝师元老”四字;再里面一点是四组共半只的石人、石马和石兽等。除了这些老旧而残破的石雕外,在陵墓的外围还有两块较新的石碑,分别说明着古墓省级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

  尽管是十一黄金周期间,但是这里给人的感觉是满目的荒芜、破败和萧条,丝毫不见很多国家级文保单位里的拥挤人流,甚至“连附近分宜县的奸臣严嵩墓都不如”。

  走在及膝高的野草中,朱世传老人一边以带着哀愁与无奈的眼神看着凋敝的陵墓,一边讲起了朱轼墓的历史。据老人介绍,朱轼墓建成于朱轼死后次年的1737年,之后曾由朱轼的第六代孙朱雲安重新修整。在270多年的岁月里,古墓曾多次被盗,屡遭破坏,就在前几年陵墓中的石马等几座石雕还曾被盗墓贼偷走,幸好警方及时追回,物归原处。

  当被问及古墓是否受到了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头衔相称的保护时,老人回忆,2006年时朱轼陵墓成为了国家级的文保单位,加上当时陵墓所在的高安市也正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朱轼墓一时间变得备受重视。当时高安市的设想是将朱轼墓打造成一个文化项目和旅游景点,于是陵墓内的石雕石刻都被修整了一遍,过长的野草被清除,陵墓内的一口水塘也被填平了为之后的大兴土木做准备;为了方便游人前来,政府甚至还拨款将通往陵墓的土路升级为水泥路。

  但是高安市政府的设想没能成为现实,由于位置偏僻、周边没有其它景点形成连携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朱轼墓没能和其它很多的国家级文保单位一样成功转型成为旅游景点,于是各方对它的关注度也迅速转冷。轰轰烈烈的文化项目打造工程中断后,除了一条改善当地交通的水泥路,再没有对陵墓及其周边带来什么变化。朱世传老人表示,现在朱轼墓的状况甚至比修整之前更显破败,而且当前相关单位对这一国家级文保单位的保护措施仅仅是花钱请一位当地人晚上住在墓地旁边的平房里守夜,尽管这样还是发生过石像被盗的事件。另一方面很多当地居民出于“风水好”和“沾贵人福气”的想法,还纷纷来“蹭墓地”,在朱轼墓周围和内部建起了好几个坟冢,将整个陵墓变成了乱坟岗,无形中也对文物产生了破坏。

  “现在政府也不管了。我们年纪大了,想重修也没那个能力,年轻人是都出去打工了,管也管不到,而且现在的小孩子对这段历史了解的都很少了。”朱世传老人忧虑地说道。他表示尽管自己年事已高,但还是会尽自己的努力将这一段历史流传下去,同时他也希望能获得其它各方的帮助,让这座不是名胜的古迹的保护不仅仅停留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名号上。(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