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闽千姿:泉州,弥漫浓郁对台情愫的城市

2012年10月22日 18: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泉州10月22日电 题:泉州,弥漫浓郁对台情愫的城市

  中新网记者 曾福志

  漫步泉州街头,各式各样的台湾美食店、小吃店随处可见,如集集小镇、红蓝白餐厅、永和豆浆、快乐小熊,连澎湖的西屿小镇也开了两三家。

  泉州人吃台湾美食,一是吃台湾美食的精致,二是吃台湾美食的亲切。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让两地的舌尖感觉都很有共同点。

  漫步泉州街头,也随处可见台湾游客喜欢光顾的去处,关岳庙、天后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此外还有南安的郑成功纪念馆、安溪的清水岩、石狮的永宁古渡等等。在泉州,你能经常碰到台湾兄弟,但你不一定能辨认出来。

  从地理上看,泉州距离台湾近,崇武半岛直面台湾海峡,距离台湾仅97海里,站在崇武海边往东看,一直往前就是台湾岛。当地渔民说,晚上吃过饭开着渔船,天亮前就能到台湾。石井更是大陆距离金门最近的地方,仅6海里,海上航线14海里,比厦门近了6海里。

  人文方面,台湾汉族同胞中有四成多祖籍泉州,台湾早期的拓荒,有泉州人的一份功劳。台湾的民间信仰如关帝爷、国姓爷、清水祖师,很多祖庭都在泉州。住着同样的红砖房子,喝着相同的乌龙茶,观赏着一样的木偶南戏,供奉着共同的神祗,泉州与台湾的心理距离比地理距离更近。

  因为这份亲近,泉州与台湾的交流合作就有了许多“第一”,第一艘台轮靠岸、第一次出现两岸小额贸易、第一个设置台轮停泊点、第一家大陆国有全资企业赴台投资、第一家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上市……

  最能体现两地情缘的是两岸第一个以民间名义举办的泉州围头返亲节。在泉州晋江围头村,一二十年来,已有126位姑娘嫁到台湾,其中包括金门、澎湖、高雄、台南、台中、台北等地。2010年,两岸第一个以民间名义举办的返亲节在围头村热闹上演,引起了两岸的广泛关注。现在,这个返亲节两年一届,一届比一届热闹。

  这份亲近也决定了两地的交往从一开始直至现在,都是民间的、基层的。最早是私下里的“走亲戚”,还有渔船的互帮互助;接着是寺庙的进香团、剧团的互访和拜师学艺,到后来也才有了男女嫁娶联姻,才有了试探性的、逐步的经贸往来。

  近些年,两岸关系进入崭新时期,泉州与台湾的情缘随之升级,人员往来、探亲访友、文化交流、经贸合作已是家常便饭。更令人关注的是两地年轻人和专业人才的互动和加深了解,特别是教育领域、农业技术和人才引进的合作,近一二年相关的喜讯频传:泉州师院与台北海洋技术学院等台湾4所高校签定合作协议,泉州现代中学与台湾中原大学开展合作交流,泉州市农科所与台湾光彩促进会合作,在大陆最早引进试种台湾水果玉米新品种甜心格……

  泉台两地也尝试在气象、生物多样性、海洋、地质、地震、水利、环保等方面进行沟通,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则不断深化实质性的对接,最明显的是石化、海运、服装鞋业等泉州骨干产业的对接。

  如果说早年两地经贸合作吸引人的更多的是层面的,是鲜艳的花朵,随着合作的深入,两地的产业对接就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细化,不断结出越来越丰硕的果实。(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