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驻村干部扶贫思考:抓钱袋子更要抓脑瓜子

2012年10月23日 13:3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走基层·民族地区蹲点手记)不能只抓“钱袋子”,更要抓“脑瓜子”

  ——甘肃驻村干部的扶贫思考

  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似乎很“抠门”。多民族聚居的和政县三谷村,是甘肃省农发办的扶贫联系村,但近一年来,这个年均经手9亿元农业开发项目的机构,却没有给村里“照顾”过一个项目。这是为什么?

  人均7分地,如何同步奔小康

  黄河支流牙塘河边的三谷村居住着东乡族、回族、汉族等民族的2600多名群众。牙塘河流域川道狭仄,山峦起伏。自藏语转借而来的“牙塘”,原意为“石头滩”,河流两岸人多地少的现实,由此可见一斑。

  三谷村人均只有7分耕地。受此影响,全村2011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190元。550多户人家中,贫困户占400多户,贫困面达76%。

  和政县委副书记马建红说,和政县2011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500多元。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必须保持年均17%的增长速度。农民增收,已经成为摆在当地干部群众面前的最紧迫任务。

  脑子活的已经富了,当下扶贫要从“头”做起

  然而,就是这样,甘肃省农发办驻村干部也没有让三谷村“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心的驻村干部逐户走访三谷村60户特困户,发现两个共性问题:不少人是小学文化程度或文盲;仅有的几亩薄田,不是种冬麦,就是种油菜、洋芋,一年到头只够一家人勉强自给自足。

  甘肃省农发办评审处处长武晓岗说,三谷村简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甘肃东部山区脱贫致富的共性问题:一、贫困户文化程度低,观念封闭,头脑不活;二、农业还在传统粮油种植业中徘徊,特色产业还没有变成优势产业。

  武晓岗深有感触地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经营头脑的农民早已脱贫。现在扶贫不能只抓“钱袋子”,更要抓“脑瓜子”,才能找到脱贫“密码”。

  于是,驻村干部们引导农民压粮扩经、广种药材、规模养殖;又从兰州请来农业专家培训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他们带领数十位村干部、群众代表进省会兰州、走“药都”陇西,开阔眼界,获取脱贫致富的启示……

  经过干部的“游说”,三谷村东乡族村民马云林的想法变了。他今年少种了麦子,新种了几亩当归。十月深秋,他掐指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样一亩地,种药材至少相当于种了20亩麦子。他说:“有了钱,不怕没粮吃。明年全家的5亩地,全种药材。”

  扶贫要依靠市场的力量

  “你能给村里一个项目,但你能给村民一块闯市场的‘免死金牌’吗?”这是甘肃省农发办驻三谷村干部思考的又一问题。

  就拿药材来说,六七年前,三谷村里的个别能人也种过药材。不幸,在价格瞬息万变的药材市场面前,包括三谷村村支书王学义在内的村民都赔了。他们咽下苦水,无奈地将药材当柴火烧了。

  “脱贫最终要靠市场的力量。”武晓岗说,“但贫困山区的农民因为信息闭塞,处于信息不对称、议价能力低的地位。应当用市场的办法,引导农民学会闯市场。”

  于是,三谷村的驻村干部,不去为村里争项目,而是带着村干部、村里的能人招商引资。他们从兰州引来一家中药材加工企业,与村里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关系。只要村民种植药材,企业无论药市行情如何,以最低每亩2000元的保护价为农民兜底。

  三谷村各族群众有牛羊养殖的传统,却因经济实力有限,始终小打小闹。驻村干部又四处奔走招商,引进一家企业建立标准化养殖园区,按照订单农业的模式,为农民统一提供种羊、统一防病、统一收购等服务。

  十月农闲,但走进三谷村,往年闲下来的农民却在抢建标准化舍饲大棚、运砖盖房。

  “干部走基层,不仅要拿出真金白银,还要投入真情实感。”甘肃省农发办正处级调研员刘炳义说,这是他们驻村近一年来的又一深切感受。(记者张钦)

【编辑:肖媛媛】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