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申城风景线:上海外籍人士的特色“社团圈”

2012年11月07日 13: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上海11月7日电 题:上海外籍人士的特色“社团圈”

  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

  “朋友们,这个周末让我们再度相聚,分享咖啡美食,顺带体验购物乐趣。”每隔一段时间,来自莫斯科的Marina就会给其在上海的各国友人们发这么一封邮件,热情招呼其参加各种主题聚会。

  这样的聚会,不断变更着地点和话题,有时会是一个露天“洋集市”,到处是烘着烤肠、煮着咖啡的“洋摊主”;有时会是一个节日派对,譬如儿童节、万圣节之际,“洋家长”们相聚着晒晒自家的特色物品,类型各异,但都十分有趣。

  上海生活有十几万外籍人士,尽管越来越多的洋居民尝试融入坊间,体验本地风情,但小范围的“社团圈”在他们的生活中,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样的社交圈子间或有几张“中国面孔”出现,但主要仍是外籍人士。

  现如今,在沪上外籍人士间盛行的“社交性购物”,助推了沪上洋居民的“社团圈”越滚越大,并且已不是几人式的小聚会,而是动辄就有上百人规模。

  这种增添了购物元素的聚会,激发了沪上洋居民多种多样的业余所长,比如来自澳大利亚的Kelly发挥她的烘焙爱好,制作小糕点分享给“甜品爱好者”;来自墨西哥的Gabriela,别出心裁地将墨西哥知名女画家的头像印制在手袋、皮带上,告诉人们“墨西哥出名的不仅是菜肴,还有艺术”;而来自德国的Elke,则将其眼中的魅力上海——早年上海南京路、外滩“万国建筑”影像印在枕头、笔记本上,销售给感兴趣的顾客。

  前来参加这种聚会的沪上洋居民们,一些是来随便逛逛,连带着品赏或搜罗各国商品;还有一些则是前来设摊的卖家。而即便是后者,图的也是“享受社交快乐”,而非“卖出多少东西”。正如来自新西兰的Smith所说,大家在这里已成了朋友,听听东家的音乐、喝喝西家的红酒,即便没卖出什么东西,也觉得这是个好日子。

  生意不那么好的时候,“洋摊主”们常常会彼此光顾,比如墨西哥洋太太会去俄罗斯商家那里买条围巾;美国摊主会去德国洋太太那里买件饰品。“我们彼此支持”,这是记者走访多次聚会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沪上诸多外籍人士,在其逐步建立起来的这种带有集市色彩的“社团圈”内乐此不疲。而据分析,“洋社团圈”之所以受捧,也许正如来自美国的Jamie所言,这是个相对而言更容易融入的圈子,因彼此都身在他乡。(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