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丽中国行)陕南避灾扶贫移民的“火塘”情结

2013年01月08日 1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陕西安康1月8日电 题:陕南避灾扶贫移民的“火塘”情结

  中新社记者 冽玮

  进入寒冷冬季,48岁的陕南农妇郭国颖心情很纠结,“快一年了,老公公还是住不惯没有火塘的新家,宁愿回山上亲戚家过冬。”

  陕西南部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的28个区县,由于山陡沟深,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陕西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用10年时间,对当地60万户、240万人实施有计划的搬迁。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移民“大迁徙”。

  类似郭国颖这样世代在秦岭深处靠种地谋生的农家,如今大多住在户均200多平方米的移民村里,黛瓦白墙,高脊飞檐,俨然江南小镇。郭国颖在安康市汉滨区大同镇开了个小超市,丈夫刘汉石跑运输,日子过得很红火。

  但在刘家“老祖宗”刘建明的眼里,购物、上学、就医等样样方便的城市生活,已不再具有吸引力。最令他苦恼的是,窗明几净的新家中,彩电、冰箱、空调一应俱全,却没有了“火塘”的栖身之地,就此失去喝“罐罐茶”的乐趣。

  刘建明以前的家在20公里外的枫树村十一组,高寒阴湿。家家户户都在堂屋挖个方坑,砌成火塘。一年四季,一把柴火,把生活起居与火塘紧紧连在一起。不少像刘建明这样种了一辈子地的老人,平生唯一嗜好就是偎着“火塘”喝罐罐茶。

  提起罐罐茶,他津津乐道:把名为“催催”的小土陶砂罐置入火中,放入茶叶,外加配料独特的盐巴、核桃仁、花生米、面粉、猪油或菜油等,反复熬煎,这也是陕南秦巴山区人的祖传茶俗。“不管多忙,不喝茶不下地,不喝茶不离家,喝了茶上山如行平地。”

  对于老一辈的固执,年轻一代大多认为,每年汛期,山民晚上根本不敢睡觉,大暴雨随时可能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田毁房塌。两者权衡,没有火塘,没有罐罐茶的日子,总归不需担惊受怕了。

  针对难舍的“火塘”情结,有商家嗅出商机,推出系列“火塘”式取暖器,包括铁质方形烤火盆、红外线火塘等,很受移民们的欢迎。然而,由于无法煨制罐罐茶的缘故,也被老人们不留情面地斥之为:“不接地气。”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搬迁的基本要求,一些乡镇干部透露,搬迁时间紧任务重,现在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搬得出”。

  安康市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办公室副主任张凯表示,目前,移民搬迁户大多为中青年,老人们在山上住惯了不愿搬,“这成了一个难题,移民搬迁是在尊重民众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愿搬迁,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继续游说。”

  这样的答案听起来更像是“无解”,但大同镇镇长吴科峰则持乐观态度,他说,该镇分设7个移民村,规划4000户,已入住670户。陆续引进了制衣厂、核桃基地、养殖场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容纳部分移民就业。

  有舆论指,希望搬迁移民不是“被上楼”、“被进城”。陕西省政府亦坦言,每个移民搬迁户补助3万元人民币建房资金;特困户按总搬迁户的10%控制,每户补助4万元建房资金;移民搬迁基础设施每户补助3万元。而在丹凤县竹林关镇陕南移民搬迁江北新区安置点,一套90平米户型房屋的造价约为14万元,许多特困户被挡在自筹资金这道“门槛”外。

  为此,有关部门将主要采取“交钥匙工程”,即由县区政府负责,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30—50平方米的房屋,统一分配给特困搬迁安置对象,房屋产权归政府所有,特困群众享有居住权利。2013年特困户搬迁安置比例不得低于10%。

  这个消息,为家住略阳县白水江镇甘溪沟村、身患风湿残疾的陈吴,打了一针“强心剂”,住在“屋后滑坡、房顶漏雨”的老屋里的他,一直渴望“走出大山”。

  对于未来,陈吴的想法很切实,“娶个媳妇,生个孩子,踏踏实实过日子。”(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