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州流浪儿救助中心:以特殊教育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2013年02月22日 14: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福州2月22日电 题:福州流浪儿救助中心:以特殊教育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中新社记者 黄子瑄

  折纸、拼图、串珠子、搭积木、用剪刀剪直线、把衣夹夹在卡片上……22日,福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教室里,14个孩子坐成两列,各自在座位上忙碌着。

  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项目,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学会。

  福州管理救助站站长陈德恩告诉中新社记者,这些在福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常住的未成年人,多数患有自闭症或精神疾病,被家人遗弃而流离失所,他们的真实姓名和具体年龄也都不得而知。

  “我想再去公园玩。”陈剑国指着墙上的出游照片,对中新社记者道出了他的心声。在福州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他是为数不多能用简单语言表达想法的孩子。

  “好在他们在这里有个家。”孩子们的“爷爷”秦凤元说。他在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两年,每晚都要彻夜照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孩子。尽管每天的工作繁杂而又辛苦,“但时间一长,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也很有意思”。每当孩子们嬉戏打闹时,他总是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

  德望2007年开始就住在该中心,是这个大家庭最早的成员。见到站长,正在数卡片的他兴奋地站了起来,先是挥着双手跑到跟前,紧接着拿起桌上的一筐卡片,不断地示意我们:他完成了任务。

  “给孩子取名,他们的名字中都有个德字或是恩字。希望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爱,心存感恩。”陈德恩说。

  午饭时间,坐在餐桌前的恩希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老实”吃饭,不停向记者招手,邀请记者和他们一起用餐。这个爱笑的小姑娘,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就是拥抱。

  “和这些孩子在一起,最重要的是耐心。一个学习项目或是一个习惯,往往需要长时间、反复地练习和培养。”孩子们的老师是来自香港的义工林霭嫦。

  排队洗手、把个人洗漱用品放在固定位置、洗碗、拖地、擦桌子……孩子们在这里生活着,并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一年多以前,在秦凤元眼里,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一年多以来,孩子们在生活习惯、行为礼仪和自理能力方面都有很大进步。通过特殊教育的培养模式,他们的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也能更加适应社会生活。”林霭嫦说。

  经过特殊教育,他们已经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手工编织、画画、种花种草等,这为他们融入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渠道和机会。

  林霭嫦表示,一旦义工或志愿者人数足够多,他们会带着孩子们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利用每一个机会跟他们对话,多引导他们与外界进行交流,其实,他们也很棒。”

  “这些特殊的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我们不断去投入关爱。目前,我们也在探寻适合他们今后发展的道路。”陈德恩说。(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