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拒绝“陌生人社会” 上海长宁打造社区关怀时代

2013年04月12日 19: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上海4月12日电 题:拒绝“陌生人社会”上海长宁打造社区关怀时代

  记者 李佳佳 杨昭琼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传统的睦邻文化正逐渐消失,冰冷的“陌生人社会”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街道起步,并迅速推广至上海市,至今已成为沟通社区群众的一座关爱桥梁。12日,记者带你走进“凝聚力工程”背后的故事。

  华阳社区﹕让志愿工作融入生活

  华阳街道调研员朱苏灵表示,华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要为“一老一小”服务,“小孩子成长需要陪伴,老年人退休也需要关爱。”据介绍,该区内成立了上海繁花之上都市志愿者服务站,该站组织了200百多名白领志愿者,专门为老年人群服务。“区里的老年人在经济上或许没有太大困难,但他们的心灵是非常孤独的。繁花之上的志愿者长期与老年人结队,进行如‘送菜慰老’、‘DIY乐工坊’等活动,很好地丰富了我们社区的文化生活。”朱苏灵如是说。

  据了解,上海繁花之上都市志愿者服务站的口号是“举手之劳,快乐公益”、“收获心灵的宁静,还复生命的本真”,将志愿工作融入日常生活的理念在区内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除此以外,华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也会定期举办舞蹈班、书法班等一系列活动,打造温馨和谐的小区氛围。中心内一片欢声笑语,老人们谈笑风生,享受着生活的平和。

  东银中心﹕便利服务细节取胜

  据虹桥街道综合党委书记蔡玉英介绍,东银中心内主要以70后、80后白领为主,因此社区重点打造了“亲情东银”品牌,让同一屋檐下的白领们感受到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

  供职于丰田汽车的李小姐对东银中心的白领食堂赞不绝口﹕“以前上班最愁中午吃什么,吃太好呢又贵,吃便宜呢又没营养,白领食堂解决了我们用餐难、用餐贵的问题。”据记者现场所见,白领食堂内的菜肴色香味俱,而且种类繁多,因此成功吸引了大量职员前来用餐。

  蔡玉英也向记者展示了中心内的另一特色—便利服务站。服务站长期为中心职员提供爱心伞、银线包、充电器等便利设施,“出门在外有时衣服勾破了,手机没电了都是件麻烦事,这个服务站虽然小,但却能为民众带来切实的便利。至今我们的20把爱心伞都好好地运作着呢!”这也集中体现了该区白领的文化素养。

  虹储居民区﹕睦邻文化温暖人心

  虹储社区建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于“老小区”。但踏入居民区内人们完全感受不到“老破旧”的气息。相反,漫步区内,中式庭院处处可见,雕梁画栋引人入胜,就连一楼居民家的天井外墙、建筑垃圾堆放点都以红木色的栅栏为掩饰,真可谓十步一景,处处洋溢着祥和宜人的气息。

  除了环境优美,虹储社区也有着浓厚的人情味。据虹桥社区(街道)虹储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朱国萍介绍,区内长期组建志愿者队伍为居民进行服务,“我为大家一天,大家为我二十九天”的信念深入民心,因此居民也乐于参与各种志愿活动。

  朱国萍也与记者分享了一个动人故事﹕“之前社区想建一个健身区,但空地与民房之间的距离太短,容易扰民,这时该户的居民自愿‘舍小我’,把自家的窗户给封了,健身区这才建得起来。或许别的地方的健身区比我们的好,但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是再多钱也买不来的。”社区居民都把比邻而居当成缘分,把睦邻意识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这便是最理想的社区生活状态。

  谈起居住了十多年的虹储小区,老居民王阿姨带着自豪的语气表示﹕“别的地方邻居们都是‘老死不相往来’,见了面也不知道说什么,但我们小区不会,我们都是老熟人了,住在这里是真正的安居乐业。”(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