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婚恋专家:家长应适时调整子女的“婚恋指标”

2013年05月06日 10:10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5月4日,南京市雨花台区居民李女士和60多岁的母亲起了一个大早赶往莫愁湖公园,帮妹妹小李参加相亲会。

  到了现场,只见公园人头攒动,不时可见年迈的父母或怀揣照片,或举着子女的简历,代子女相亲。

  “妹妹不好意思来。她是1982年出生的,身高1.68米,年薪10万,有房有车,就是找不到合适的男朋友。”李女士告诉记者,一家人都很为妹妹着急。站在一旁的李母拿着用于相亲的小女儿照片,满脸愁容。

  记者在相亲牌上看到,不光单身男性对女方的职业、年龄、长相等方面的要求不含糊,大多数“相亲女”开出的择偶条件也较高,其中要求“有婚房”、“年薪10万元以上”、“身高1.75米以上”、“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的不乏其人。家长即便心急,也为子女开出了并不低的择偶条件。在活动现场,家长们之间若感觉不错,就会在攀谈中直奔位子、房子、票子、车子等重要条件。

  “房子是一个男人有能力的表现。”一位殷姓家长表示,女儿1988年生,1.69米,软件工程师,典型的白领丽人,虽然还没遇到合适的,但“工作稳定、收入高些、单独婚房、身高1.8米左右”这4项标准是必须达到的,长相好就更锦上添花了。  

  “小妹在会计事务所工作,交际面窄,加之以前的眼光高,所以剩了下来。”李女士坦言,以前妹妹看中男方有体面的工作、收入、长相,直到这两年才调整观念,更注重男方的人品。

  “家长重物质,孩子还要加上感觉,这样完美的要求能不难找吗?”住在莫愁湖公园附近的退休职工老李说,自己亲眼所见相亲会搞了七八年了,“以前男女双方都很重视珍惜每一次相亲机会,条件差不多就处处看,多接触也许就能发现对方的优点。过日子最重要的是家庭内涵,不能太重视物质条件。”

  有婚恋专家认为,“80后”小李们至今单身的背后,除因工作竞争压力大、生活圈子小,以及“宁可单身也不愿凑合”的心态外,许多年轻人以及其父母设置的标准太高、条件太多,在重重考量、反复比较中耽误了青春乃至婚恋生活。老李也建议,年轻人相处不要着急下结论,为一句不顺心的话就“拜拜”,还是要多花点时间进行相互了解,给对方机会,也就是给自己找到幸福的机会。

  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副教授王兰芳提出,年轻人在不认识的前提下相亲,提出物质条件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满足基本条件的筛选后,男女青年在相处了解过程中,父母与子女之间要多沟通。前者应发挥长辈的阅历优势,适时调整子女的“婚恋指标”,避免其情感诉求走极端,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积极的婚恋观。 (记者 王佩杰)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