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2013年高招取消“点招” 高校可预留1%计划

2013年05月16日 11:01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点招”虽取消,“预留”仍旧存悬念

  今年江苏省高校招生将取消选择性招生,即民间所称的“点招”。这一消息昨天经媒体公布后引起广泛关注。

  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2013年我省高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可预留1%招生计划。该计划可用于调节生源地线上生源不平衡问题,或用于招收少量有学科特长的考生,以及用于缓解我省现行高考方案中分数与等级不匹配的矛盾。

  与占高校招生总计划数5%的“点招”相比, 1%的预留招生计划,在数量上显然是大大压缩了。业内人士介绍,所谓“点招”,是指学校的机动招生指标,获得“点招”指标的考生,即使考分没有达到填报高校录取线,也可被正常统招录取,前提是必须交纳一定数量的费用。说得明白一点,有点像高中的择校生,就是高考分数差一点的考生交钱上大学。我省规定,“点招”考生的成绩必须在省最低控制线以上。

  “点招”实施多年一直饱受争议。要获得一个“点招”指标,首先要有关系,然后才有机会交钱,所谓“关系和钞票一个不能少”。早几年,一个获得“点招”资格的考生只要交五六万元的点招费,而近几年水涨船高,动辄几十万元的点招费已不鲜见。更有甚者,极少数公职人员与社会中介机构勾结,从中渔利,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正因为如此,江苏取消“点招”备受关注。有关人士认为,“点招”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权钱交易”的变味现象,让公众很反感,取消“点招”压缩了招生的腐败空间,很有必要。东南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仲伟俊分析说,从目前高度关注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来说,压缩“点招”是合理的选择,代表了阶段性的政策取向,但并不代表绝对公平。从高校角度而言,低1分都不能录取的刚性政策,对于招揽各种特殊类型人才是有不利影响的。“无论如何,下放招生权给高校,未来还是大趋势。”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也有人对取消“点招”不以为然。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学工处长表示,江苏老百姓愿意交钱让子女上大学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每年高校的“点招”指标都很紧俏就说明了这一点,“点招”体现了高校招生自主权,客观上也增加了高校的经费和资源,对“点招”因噎废食,也是不可取的。南京一位通过“点招”让孩子如愿上了心仪大学的家长说,当年交给学校5万元点招费,这笔教育投资还是很值得的。

  取消“点招”后,1%的预留招生计划如何操作?记者昨天就此联系省招生部门,但到昨晚记者发稿时为止,一直没有得到明确说法。“会不会跟‘点招’那一套差不多?”有人猜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负责人表示,如果不用交钱就获得预留招生机会,对于那些没获得机会的考生和家长来说就会更不公平,“关键是收费要规范、透明”。

  1%的预留招生计划究竟如何操作,人们拭目以待。(记者 蒋廷玉 杨频萍)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