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安徽银山智人遗址尚有谜团未解 遗址周边环境将整治

2013年05月16日 16:26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银山智人”遗址,当地村民发现的疑似动物化石

  银山智人遗址尚有谜团未解

  本报记者赴巢湖探访“国保”

  几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下简称“国保”)中,巢湖银山智人遗址是合肥市唯一一个获批的遗址类国保。这个遗址是什么样的?银山智人的发现有何意义?遗址向今人描绘了怎样一幅远古猿人生活画面?本报记者昨天探访了该遗址。

  金山银山遥遥相对

  向巢湖市南驱车七八公里,就到了银山智人遗址所在的银屏镇岱山村银山自然村。在一大片稻田间,有两个相距500多米的石头山,当地居民将其中一座命名为“金山”,另一座就是“银山”。远远望去,银山上树木茂盛,还有十几户农屋掩映其中。

  银山海拔只有25米,山顶阳光充足,一面背阴,一面向阳,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习惯。在山顶的中央,有一片乱石堆,一南一北有两个石头山洞。不过,两个山洞里的堆土都快接近洞口顶部,大概是长年累月雨水冲刷而致。从外表看,这两个山洞很不起眼,只是洞口的石头较为巨大。在洞口的不同位置,竖立了三个石碑,石碑一个比一个破旧,上面都写着“银山智人遗址”,最旧的一块石碑上落款是“巢县”。

  见有人来访,附近一座农屋里走出一位老人。随行的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老人已在这里看守遗址8年了,只要有外人来,他就会出来查看,防止有人挖掘洞口。“以前一些古生物研究者,还有一些外国人都悄悄来到这里,想挖些洞中的土层做研究,有的还想挖出一些化石标本。”这个叫周成富的老人介绍,自家祖坟也在这座“银山”上,祖坟上“乾隆十八年”的字样,说明他们祖先很早就搬到这座山上,而自己更是在这座山上待了一辈子。

  长江下游唯一一处早期智人化石地

  记者围着山洞转了几圈,也没看出这个杂草丛生的山洞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为何能被评为“国保”?

  “你可不要小看这两个山洞,在上世纪80年代,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安徽省文物考古所曾先后三次对它发掘。最为重要的是,里面出土的化石当时轰动了全国。”随行的巢湖文物所工作人员向尚说。据其介绍,当年在遗址西侧的洞内发现了一块不太完整的人类枕骨,还有一块附连了三枚牙齿的左上颌骨,以及三枚零星的牙齿化石。“通过对化石的构造分析,可以论证巢县猿人的存在。巢县猿人属于早期智人,而且距今大约16万—20万年。”

  “巢县猿人是我省继和县猿人化石发现之后,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也是长江下游地区唯一一处早期智人化石地点,这对中国人类起源和环境演化的研究,又提供了新的重要的考证依据。”

  北侧洞里的化石年代更久远

  除了巢县猿人的骨头化石,向尚说,在西边洞里还发现十几种远古哺乳动物化石,有中国鬣狗、剑齿象、犀牛、肿骨鹿、鹿、猪、豺、牛等十多种动物化石。“而在北侧洞里,则发现了更早的动物化石,包括豺、桑氏短吻鬣狗、巨剑齿虎豹、剑齿象、长鼻三趾马、马、犀、鹿等化石。当时,中科院的专家对这些化石的钙板年代分析,这些化石的年代应该在30万年前,比西侧洞里发现的巢县猿人的骨头化石更为久远……”

  那么,为何两个年代相隔如此久远的动物化石和巢县猿人化石会在一个洞里?西、北两洞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向尚说,这个谜到现在还没有解开。

  遗址周边环境即将整治

  周成富老人告诉记者,这个遗址自发掘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后,银屏镇就对周边的村民建筑加以严格控制。但是,文管所工作人员说,仍有不少村民不懂得此遗址的重要性,常在附近寄养或放牧牲畜。

  “现在遗址申请‘国保’成功,巢湖文物管理所将尽快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并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出台实质性的保护措施。”向尚说。记者离开时看到,遗址洞口周边的杂树已经开始清理。(记者 余琛/文 马启兵/图)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