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携手中学对接基础教育 大学该如何“向下看”?

2013年05月20日 15:06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携手中学对接基础教育,可不只是开开课提前掐尖那么简单

  大学,该如何“向下看”?

  高校评选优秀学生是平常事,可参评对象都是中学生、小学生,却显得有些不平常。近日,上海理工大学举行了一场特殊颁奖礼,86名中小学生获得“上理之星”称号,还通过设置科技、智慧、艺术、体育、公益、自强等6个单项奖,将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传递进中小学课堂。仪式上,中学校长姜明彦呼吁,创造培育人才的教育共同体,不仅需要中小学“向上看”,更希望高校多多“向下看”。

  大学历来代表着深厚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积淀、综合的学科资源和文化氛围、丰富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但真要“看”得深远,却仍需拨开重重迷雾。

  带不带“加分表”?

  高等教育“牵手”基础教育,究竟带不带“加分表”,是否与招生挂钩,给不给自主选拔优惠政策,无疑是社会关注焦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中学参与的形式和深度。有趣的是,对于这道“判断题”,近年来本市高校态度迥异——

  两年前,复旦大学推出“步青计划”,鼓励有兴趣和专长的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跟大牌教授、研究生学长一起做项目,体验真实学术生活。学校始终强调“不与高考挂钩”,今年的计划虽还在酝酿中,可以明确的是,“不挂钩”依然不变。校方有关负责人表示,减少功利因素,有助于吸引更多真正有志于基础学科科研的学子,反之,一旦有了“选拔压力”,可能学习过程就不再那么纯粹、放松。

  2011年夏,同济大学举办多年的结构设计与模型竞赛首次开出“中学生专场”,题目是用尽量轻的木质材料搭出承重力尽可能大的结构。大学里的力学专家现场点评指导,最终获得团体前三名的18名中学生全部赢得次年该校自主招生“免笔试”资格。土木工程学院的老师坦言,比赛中一些中学生对力学的兴趣和潜力已经超过了大学本科生,为何不能给他们减轻负担,创造更好的深造机会呢?

  “派老师”就够了吗?

  当前高校与中学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大多采取“出人出课”的形式。如上海财经大学在上海中学、交大附中等开设“金融实验室”,由相关领域专家为学生讲解金融专业基础知识。上海理工大学更进一步,将机器人、计算机等5门大一通识课程纳入附中选修课中,选修这些课程的高中生若考进上理工,还可获相应免修。全国范围内,同样也存在这一趋势。南京市第一中学日前开出“崇文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1名知名教授被聘为班级学生导师,直接参与教学。

  然而,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机制可能面临瓶颈。一方面,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要求高,若长期兼顾中学里的课程,负担过重。另一方面,从大学“搬”课程,并不是简单做加法,否则只会如同水和油那样难以相溶。对此,上海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应望江教授认为,打破不同教育阶段之间有形或无形的区隔,核心在于大学、中学教师队伍在教育理念上加强沟通,多些机会在相互学习甚至激辩中共同提高,方为长远之道。

  去年年底举行的写作教学峰会上,大学、中学、小学的语文老师齐聚,就好作文的标准畅所欲言,场面火爆。一方,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坦陈焦虑:“部分中小学教育、考试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需要有所调整。”另一方是中小学教师直言困惑:“我也会有两套标准,一套给日常习作,评价导向是鼓励孩子写出真实感受体悟;但若是参与中考评卷,还是会按照要求踩点”……激烈“碰撞”下,双方深入交流,受益最多的还是学生。

  “划层而治”何时休?

  正如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所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目前尚处于“初创阶段”。

  当下国内多数大学与中学携手,基本为“自选动作”,其结果就是明显的 “划层而治”——985、211高校的合作列表上,唯见中学名校汇聚,反观一些普通高校,面向中学的恳谈会上,非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占了大头。与此同时,一些高校“走在前面”的改革举措往往仅能在自己的附中施行,即使效果不错也难以进一步推广。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状可能形成基础教育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显然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高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

  高中大学携手,需要更为系统的规划。有关部门应站在全局高度,在资源配置、满足需求等方面通盘考虑,提升中学、大学的积极性,引导双方更为科学、紧密的对接。(记者 彭德倩)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