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建的生态坚守:让老百姓享受“绿色福利”

2013年05月28日 14: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福州5月28日电 题:福建的生态坚守:让老百姓享受“绿色福利”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

  福建是中国最大茶产区,拥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坦洋工夫等众多中国名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福建的武夷山、安溪等茶叶主产区在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打响了“退茶还林”的保卫战。

  “武夷山现有茶山在13.6万亩左右,在2020年要严格控制在15万亩左右,不能超过15万亩,这是我们一个底线,使武夷山生态能保护得更好。”武夷山市一位政府官员如是说。

  近年来,随着茶叶价格持续上涨、茶叶市场日益繁荣,一些地方茶园过度开发,毁林种茶现象频发,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严重。由此,武夷山2012年初开始大举整治违规开垦茶山。

  福建官方厉行控制新增茶园面积,2012年6月施行中国第一个关于茶产业发展的地方立法项目《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严令禁止在坡度25度以上的陡坡地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新开垦茶园,并引导发展生态茶园,促进茶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退茶还林”只是福建生态坚守的一个缩影。2000年,习近平在福建省长任上就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福建是中国最早倡导生态省建设的省份之一。从此,福建开始发力建设生态省,在2002年被列为中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

  目前,福建森林覆盖率已连续36年位居中国首位,成为中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这种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福建长期以来生态坚守的成果。

  “当前,要持之以恒抓好环境保护,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推进低碳和循环生产方式,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近日在进行为期7天的基层考察调研后如是告诫各地官员。

  “既要实现百姓富,又要保持生态美”,这一发展理念在福建日渐深入人心,不仅官民推崇,而且掀起了推进“生态省”建设、打造“美丽福建”的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热潮。

  致力建设台湾民众第二生活圈、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就是坚持生态、低碳、智慧、开放的原则,展开大规模开发建设。三年前,外界还质疑平潭风沙,大海水咸,生态环境差;三年后,平潭已是绿意盎然,三年植树造林使其森林覆盖率从29%提高到37%。

  南平、龙岩、三明等福建西部、北部山区地市更是依托生态优势,谋求绿色崛起。南平市委书记裴金佳表示,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经济;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打造绿色城乡,使闽北的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优美的生态环境也是竞争力。此间观察人士认为,福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有条件,有优势,有基础,前景广阔。

  据福建省林业厅披露,福建已连续9年造林超200万亩,竹林面积、人工林蓄积量现居全国第一。有专家评估,目前福建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超7000亿元人民币(不包括沿海防护林),森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近五成八。

  福建因林而绿,因林而美,也因林而富。依托森林公园、森林人家,福建发展森林休闲旅游业,有效促进绿色增长。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福建林业产业总产值逾3000万元,同比增长20.3%,位居全国前列;农民人均涉林收入增加490元,对全省农民增收贡献约占30%。

  “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今年来,中国北方持续雾霾天气下福建“空气游”兴起,也是“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福建承诺,要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